首页 | DV动态 | 数码产品 | 视频采编 | 网站建设 |
【收藏DV】
  最近3月排行
·赤马劫
·高中英语-单词表
·常用网管软件下载,持续更新中...
·品牌VIS设计以及CI、VI、VIS、UI、SI的含义
韩国人在玩“纯情” 我们却玩“一夜情”
2005/12/3 11:49:59
 

    生活的寄托 纯洁的梦想 情感的尊重 质量的保障——— 韩流小说热更多的人不想要“一夜情”


    要追溯韩国小说出版的源头,不得不提《我的野蛮女友》。疯狂的票房收入带来了同名小说疯狂的销售率,很快《菊花香》、《那小子真帅》又步其后尘,连续几个月蝉联畅销书销售榜首。因此催生了贴着“韩国爱情”、“韩国青春”、“韩国校园”标签的N部韩国小说。《那个笨蛋男人》、《我是那小子的全部》、《偶的酷学长》这样的韩国小说占据了大半的青春读物市场。
    “中国出版界对韩国文化的热衷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只要一部电视剧在韩国比较火,放映不超过10天,电视剧的图书版权就会卖掉,买走的多数是中国人。”图书《大长今》的策划蔺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用“疯狂”来形容图书出版哈韩的局面。
    中国人需要如此密集的韩国小说吗?出版社真的能得到期待中的经济效益吗?
    喜欢“韩流”是因为能找到寄托
    胡传吉,文学博士。他的“韩流”经历是从一部韩剧开始的。1998年凤凰卫视播放《天桥风云》,这对他冲击很大,剧中把唯美、苦痛、矛盾等因素合情合理地糅合在一起,还有相当出色的音乐。他想,追赶韩潮的人跟他经历都差不多,从韩剧开始接触韩国文化。随着韩剧慢慢升温,也带动了韩国其它文化产品的热销,出版也不例外。
    文学评论家张柠分析,韩国的文化产品强调娱乐功能,这与我们强调意义的传统文化产品迥然不同。人们需要给基本的日常生活找到一个自己愿望的寄托,韩国文化的亲切,恰恰满足了普通人的愿望。
    韩国人在玩“纯情”我们却玩“一夜情”
    通俗小说最大的特点在于容易打动人。接触过韩国小说的人都知道,人们很难从中找到有文学性的作品,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通俗小说,书中描写的现代生活方式、没有过多的金钱或者物质影响的情感,与我们着力描写“一夜情”、“婚外情”的本土通俗文学作品恰好形成了对照。“出版韩流成了对我们本土通俗文学作品潮流绝妙反讽。”作为出版人张桐说。
    因为大量的通俗文学,描写的都是对家庭、对生活的失望,描写了人性丑恶的一面。事实上,公众内心里还是希望找到纯真的爱情:男孩想找一个善良贤惠的妻子,女人想找一个责任心强的丈夫。韩国小说刚好迎合了读者对纯真恋情的需要,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受到读者青睐。
    因此韩国小说在我们国家走红有文化以及心理因素。
    有人说韩流“尊重人类情感”有人觉得是“欺骗”
    韩流的火热,抵制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烈。韩国小说的流行,究竟对我们的阅读是有利还是有弊?

    张柠认为,韩国小说对我们的读者当然有负面影响。特别是年轻一代,不去接受人类文明中最精粹的东西,整天迷恋大众文化产品,这类工业复制品,不管是韩国还是日本的,对青少年读者的成长都非常有害。而胡传吉恰恰持相反观点。他认为,所谓负面影响,是人本身造成的,而不是“韩流”造成的。对于“韩流”,有人取正,有人取负,他相信成年人具备正确选择的能力,但对未成年人的引导要把握好分寸。就他本人而言,“韩流”的正面影响大过所谓的负面影响,一些优秀的韩国作品非常尊重人类的基本情感,他们的文化里有终极关怀,这些正是我们的文化所缺乏的。
    小田是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女孩,她的母亲谭女士介绍,紧张的学习没影响她对韩国小说的追捧。谭女士曾经受女儿影响,也读过几本韩国小说,但看完之后,她却不得不担心起来:“这些小说内容都差不多,情节简单幼稚,没有一点文学性,对孩子的成长以及生活没有任何帮助。”
    谭女士用这些理由说服女儿,可每次都是遭到一顿抢白。与谭女士一样担心的家长还有很多。
    满足人们对于纯真感情的向往只是韩国小说所扮演的“角色”,喜欢《大长今》和《菊花香》的理由都很充分,但不可回避的是,韩流和很多领域一样充满“欺骗”。
    质量上不去“中流”只能虚热
    通俗文学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至上世纪末曾有“台风”,现在又有“韩流”,但本土的通俗文学创作却从来没有形成像“台风”、“韩流”那样持久的创作和市场氛围。尽管其间也出现了美女写作、青春文学、80后,但最终都是昙花一现。
    有人会找商业原因,有人羡慕韩国的创作环境好,也有人骂大众素质低。在胡传吉看来,大陆出版物的流行是很有特色、很值得研究的现象。总体而言,人们缺什么,就能流行什么,琼瑶、三毛、席慕容等人的大规模流行,就是因为人们缺乏表达情感的方式,或者说情感长期被压抑,所以容易天崩地裂。
    “韩流”之所以流行,一方面在于本土作品的匮乏,“拍个农村题材,弄得像后现代,拍个城市题材,弄得像黑社会。”作品好像永远是错位的。本土“虚”,人家自然可以乘“虚”而入。
    最不幸的是,本土很多制作人都把观众、读者当冤大头当傻瓜,以为就自己艺术,就自己聪明,这是很可悲的。韩国作品传达给中国观众、中国读者的信息是:他们的人民尊重人伦、重视家庭,他们有深刻的忏悔意识,有坚强的生存意志,这也是能够打动中国观众的重要因素。胡传吉强调,我们也可能出现“中流”,“超级女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社会趋于正常了,日常生活得到尊重,人的正常需求得到尊重,这种潮流也会出现的。美女写作、青春文学、80后写作昙花一现,是因为作品本身质量有问题,中国文艺界、娱乐界的炒作技术、复制技术堪称世界一流,但作品质量跟不上去,所以总是虚热。(谢迪南) (DVOL本文转自:中国DV传媒 http://www.dvol.cn)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手机烟台(mYantai)
 来源:法制晚报   

 

  上一篇:手机实名制年前出台 2亿用户需要重新登记
  下一篇:电子产品防毒法出台在即 2006年初正式推行
      更多...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数码在线网站 DV OnLine©  鲁ICP备120163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