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锋将担任整合后的分众传媒董事会联席主席
1月7日晚,分割国内楼宇电视市场的分众传媒和聚众传媒达成协议:分众以现金加股票总计3.25亿美元的价格完全并购聚众,聚众董事会主席虞锋同时出任分众传媒董事会联席主席。在此之前,这两个“冤家”已经在全国大小城市的楼宇电梯旁“较劲”了两年多。合并之后,国内大小75个主要城市的楼宇电视广告市场从此将一统江湖。
●冤家变成亲家
根据双方的交易条款,分众传媒将以总计约为3.25亿美元的价格取得聚众传媒100%的股权,其中9400万美元以现金支付,剩余2.31亿美元以股份的方式支付,聚众传媒董事会主席虞锋同时将进入分众传媒董事会,成为董事会的联席主席。
交易完成后,国内媒体购并规模纪录将再一次被分众董事长江南春刷新。之前的纪录是他几个月前刚刚创造的,去年10月,分众刚刚以不高于1.8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电梯平面媒体运营商框架媒体。
2002年初开始,江南春开始在上海主要写字楼电梯口安装液晶屏播放广告,结果大获成功。2003年5月,江南春特地成立分众传媒经营这个新业务。2003年初,一家叫做“聚众传媒”的公司在北京出现,从事与分众一模一样的业务。随着双方同时向全国扩张,分众和聚众开始在全国各大城市的楼梯口展开激烈争夺,并在广告市场形成对垒。
2005年7月,分众依靠规模优势,抢先在纳斯达克上市。之后,聚众也多次表示即将登陆纳市,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转而并入分众“共享天下”。1月7日晚,分众和聚众在上海签订并购协议,几个小时后上报纳市。今天下午,双方还将在上海就此召开说明会。
●独霸楼宇电视
短短几年之间,楼宇电视广告从无到有,很快地占领了国内主要城市绝大多数的楼宇电梯,并开始向大卖场、连锁超市等延伸,形成了一个规模颇大的广告媒体平台。然而,由于分众、聚众出手迅猛,到目前为止,这两家人几乎分割了整个市场,双方的合并,将使双强格局从此变成一统江湖的局面。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9月底,分众的商业楼宇联播网已经覆盖全国54个城市,共拥有35000个显示屏,而聚众同期也已经覆盖全国43个城市,拥有25000多个显示屏。
据悉,整合后,该联播网将覆盖全国75个城市,共拥有60000多个显示屏,在国内绝大多数百万级人口的城市中,主流消费人群几乎都在其影响之下。
值得注意的是,三个月前的2005年10月,分众刚刚收购了电梯平面媒体运营商框架媒体。依靠资本优势先手两次出手,分众已经牢牢控制住中国的“电梯内外”。
●整合扩张加速
上周末,分众在纳斯达克的股价上涨1美元,报收于37美元,比半年前上市时的17美元增长了一倍多,公司市值也超过了14亿美元,超过国内第一门户网站新浪网。按照分众公布的前三季度财报及第四季度预测,去年一年分众的营业收入将达到6亿人民币,相当于国内最大的省级卫视湖南卫视的营业规模,在与聚众合并之后,公司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分众公关总监稽海荣表示,向更多领域延伸将成为分众未来发展的方向。
分众董事长兼CEO江南春认为,分众的媒体广告影响的是受众白天的、户外的时间,而传统电视占领的主要是夜晚的、家庭的时间,双方可以实现互补,双方不会相互取代。按照已公布财报规划,分众今后将会向卖场、连锁、餐饮等领域扩张。
稽海荣表示,分众、聚众合并之后,将可以集中更多的精力、财力,加速在全国各地更多领域内的扩展步伐,建立一个更加庞大的广告平台,实现双赢的并购初衷。
■链接
江南春的上一个资本故事
2005年10月17日,分众宣布全资收购国内最大电梯平面媒体“框架媒体”。
按照收购协议,分众首期支付了3960万美元的现金和5590万美元的股票,此外,根据框架媒体2006年的表现,分众还将支付不超过8860万美元的第二期收购款。按照框架媒体目前的发展速度,分众最终将支付大约1.3亿美元的总价。
这单大买卖,让江南春玩出了心跳的感觉,以至于时隔半月后在与记者聊起其中的资本戏法时,依然一脸兴奋。
框架媒体和分众都在高楼的电梯周围卖广告,不同的是分众在写字楼用电视机播放广告,而框架则是在公寓楼用平面贴图展示广告。
上市之前,江南春便曾经盯上了这个小伙伴,当时的框架,年利润1000多万元,江开价6500万元,相当于年利润的5倍,符合行业收购的一般标准,双方也都有些意思。然而,谈判刚刚进行了一半,分众便忙着上市无暇顾及,加上江南春觉得框架规模太小不成气候,买卖于是不了了之。
忙完上市的事情,当江南春带着成亿的美金再次找到框架时,情况已经变了:在包括IDG在内的多家风险投资商强力支持下,框架展开了一轮近乎疯狂的收购、合并、联盟、整合运动,占据了中国主要城市90%以上的电梯平面媒体资源,广告客户包括国内外300余家知名品牌。
摆在江南春面前的财务报表显示,新的框架公司年利润已经做到了1000多万美金,而且,在IDG指导下,新框架开出的收购定价标准是:年利润的11倍。
“不接受也无所谓,我们自己到纳斯达克去!”框架方面很从容。“上了市拿到了钱,它会干什么?电梯空间就那么大,肯定和我们对着干,典型的潜在竞争对手,干脆提前给它收了,还能扩充一下我们明年的财报。”价格转眼间涨了近一倍,但江南春一咬牙,还是抛出10亿人民币,吞下框架。
收购了框架之后,江南春曾向记者叹息:现在好像没什么好买的啦。没想到,这么快江南春就找到了对象,并成功下手。
《京华时报》(2006年1月9日第B37版)
●
北京青年报:分众传媒3.25亿美元吃下聚众
整合后,分众网络将覆盖全国75个城市、拥有6万多块显示屏
本报讯 中国最大的户外视频广告运营商分众传媒(Nasdaq:FMCN)今天下午2点将在上海宣布,该公司将以3.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其最大的同业竞争对手聚众传媒100%股权。合并后的实体将成为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中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收购意味着国内楼宇电视广告将由分众传媒一统天下。据了解,分众传媒的商业楼宇联播网自2003年5月创立以来,其商业楼宇联播网目前已经覆盖全国54个城市、3.5万块个显示屏(截止到去年9月底)。2005年7月分众传媒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成为美国上市的中国纯广告传媒第一股,并以1.72亿美元的募资额创造了中国公司在纳斯达克的IPO纪录。截至上周末,其市值已超过14亿美元。而聚众传媒自2003年7月成立
以来,到2005年9月底,也已经覆盖全国43个城市、拥有2.5万块液晶屏。整合后,该联播网将覆盖全国75个城市、共拥有6万多块显示屏。
根据双方的交易条款,分众传媒将以总计约为3.25亿美元的价格取得聚众传媒100%的股权。其中9400万美元以现金支付,剩余2.31亿美元以股份的方式支付。聚众传媒董事会主席虞锋将进入分众传媒董事会成为董事会的联席主席。
此次合并也刷新了分众传媒刚刚由收购框架媒介而创下的中国近年来媒体并购的最高纪录。此前的纪录也是由分众传媒所创造的―――去年10月,分众传媒以不高于1.8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国内最大的社区公寓电梯平面媒体运营商―――框架媒体。合并后的分众面临的市场前景如何?本报上海特派记者将对此事进行追踪报道。(余美英)
●北京晨报:曾经打了两年嘴仗
聚众成为分众子公司
“我们收购的是100%的股权,这表示聚众将成为我们的全资子公司”,分众传媒公关部昨天给出了这样的说法。在其所发布的消息中也公布了详细的收购数额,分众传媒将向聚众传媒支付9400万美元的现金以及价值2.31亿美元的新发行股票,而聚众传媒的第二大股东凯雷集团也已经批准了这一交易。
“聚众还会继续存在,但将变成我们的子公司,两家公司的楼宇广告播放网络将整合起来。”昨天,分众传媒CEO江南春向记者描述了他对“新分众”的设想。在这个全新的业务体系中,原来分众的品牌“Focus Media”将整编两家公司所有的楼宇和卖场电视播放网络,而原来聚众的品牌“Target Media”将接受新的业务,“比如说更细分的药房联播网”。
至此,国内商业楼宇广告的争夺战终于以“联合”的形式告一段落。2003年,江南春用“在电梯旁装块电视屏幕卖广告”这个小小的创意开掘了全新的广告市场,而随后赶上的聚众传媒又扩大了这个新媒体的影响。最后,花了3.25亿美元,已经成形的楼宇广告网络将全部回到江南春手中。
曾经打了两年嘴仗
这次收购在业界看来显得突然。因为新兴的楼宇广告业务基本是靠分众和聚众生生造出来的,其间经过大小不断的争夺战,而聚众从来都声称自己和分众已经“不分高下”。
在楼宇广告市场上,分众早于聚众起步,在2003年获得软银投资后,分众凭借资本力量在全国展开圈楼运动,同时,又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圈钱运动。但是2004年底,风险投资商凯雷注资1500万美元进入聚众,并在分众上市之时再次注资2000万美元。聚众自己的数字是,广告播出网络已经占领了50%左右的市场份额。
去年10月,这两家公司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又掀起火药味十足的争论。分众一方借着CTR的调查,表示分众占据全国楼宇广告市场的70%,聚众只占28%,而聚众则选择了AC尼尔森的一份报告,认为在这个新兴市场上,分众、聚众平分天下。
因此,很难想像在这样的背景下,聚众为何会突然改变上市决定。但江南春却认为,和竞争相比,两方合作的意向早已存在。“其实我们都有意向,”江南春说,“去年9月和10月,我们和聚众见面接触了两次,12月的时候有过一次详谈”。而这段时间,正处于聚众所说的“缄默期”。(张黎明)

收购聚众后,江南春一举实现独占楼宇电视市场。 CFP供图 (DVOL本文转自:中国DV传媒 http://www.dv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