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办个专业的婚礼摄像工作室,但担心Mini DV拍摄出现失误,而且设备拿出来“不够专业”;想给学校的电教系统搭配一套视频摄录编辑设备,但Digital专业摄像系统动辄几十万元的投资实在让人望而却步;想用台小巧的摄像机尝试电影创作,但Mini DV音频功能单调、扩展附件较少,很难满足创作需求……随着人们对视频摄制和处理的日益关注,这种无力购买高端专业设备、普通民用器材又满足不了的用户会越来越多。于是Sony的DVCAM系统渐渐由专业领域走出来,随着小型DVCAM在中国本土化的生产和推广,更多的用户可以“用专业的态度记录生活”。
DVCAM到底如何表现其“专业的态度”?Sony又如何让这种专业态度走向消费者?我们在这组报道中为您一一道来。
1995年DV格式第一次面市,与以往的民用级模拟摄录像系统相比,其出色的图像质量、编辑性能和无损复制特色立刻引起了专业用户和视频发烧友的兴趣。联手推出DV标准的视频技术巨头Sony和松下也立刻意识到这个标准在专业领域也可能拥有庞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一年后,两种基于DV标准的专业格式出现了——Sony的DVCAM和松下的DVC PRO。这两种格式在广播电视、专业应用领域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但与松下只是把DVC PRO定位于高端不同,Sony DVCAM策略渐渐向中端用户拓展,并成为专业与民用领域间融合的桥梁。
在Sony的2002财年(截止到今年3月底),公司预计共销售了37万台DVCAM产品。虽然其销售量只有Mini DV销量的1/20,但其用户群的成长速度较高,而且对那些需求独特的中端用户而言,DVCAM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选择。
“未来视频内容将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卫星广播、有线电缆、宽带网络、DVD光盘、互联网甚至手机都会成为视频内容传播的方式。传播途径的扩充会带来人们对视频内容的迫切需求,而覆盖广播电视到高端个人应用的DVCAM将在内容创作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Sony集团个人视频公司摄像机业务部事业部长今村昌至先生这样评价DVCAM存在的价值。
目前Sony公司在专业视频领域拥有多种格式:HDCAM、Digital BETACAM、MPEG IMX、BETACAM SX和DVCAM。前4种格式基于1/2英寸磁带,并采用MPEG压缩技术,DVCAM采用1/4英寸磁带,采用DV压缩技术。从中,我们不难看到DVCAM的独特定位,它可以将专业性能带入更广阔的市场。
由于小型DVCAM采用和Mini DV一样的磁带(DSR-250P以上的产品可以使用DVCAM格式标准磁带,最长记录时间可达184分钟),而DSR-PDX10P和DSR-PD150P与相应型号的民用Mini DV摄像机又拥有相似的硬件平台,一些用户肯定会疑惑:“DVCAM的专业性到底体现在哪里呢?”
记录格式奠定专业基础
DVCAM基于DV系统,因此,它们同样采用1/4英寸的磁带、5∶1的压缩率、4∶2∶0(亮度、色彩)的采样频率和8比特的量化。但相似的“容貌”里面跳动着不一样的心脏——DVCAM与DV还是存在格式上的差别。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DVCAM的磁迹宽度为15微米,而DV为10微米,也就是说DVCAM通过特殊的磁头在磁带上留下了比DV系统宽50%的记录轨迹;DVCAM的走带速度为28.2毫米/秒,而DV系统为18.8毫米/秒(SP模式)。因此,一盘60分钟的Mini DV磁带在DVCAM模式下只能记录40分钟节目。
Sony(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迟泽准先生很形象地解释了15微米磁迹的专业意义: 如果我们手持摄像机在一辆飞驰的越野车上拍摄,机身的剧烈抖动就会导致磁头记录磁迹的偏差;因为DV的磁迹较窄,在重放时可能会由于寻迹错误出现马赛克现象,如果把磁带插入另外一台DV机播放,这种现象会更明显;而DVCAM凭借较宽的磁迹,可以保证重放画面的出色质量。这种宽磁迹带来的信号稳定性提高对比较专业的用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普通的Mini DV通常是为了娱乐而拍摄,出现拍摄失误不会带来太大的损失;而DVCAM的用户常常用它来提供商业服务,错过了关键事件的记录,其损失往往难以估量。
全面设计塑造专业系统
单单核心的专业性并不能带来一个完整的专业系统,因为系统的可靠性遵循“木桶原理”——可靠性最低的一个因素决定整个系统的性能。DVCAM的设计也是这样,从外壳到元件选择,从接口到功能设置,无处不向专业器材靠拢。
DVCAM在与后期非线性编辑的接口方面拥有比DV更为出色的性能,DVCAM摄像机可以在H/M/S/F中的任何数位设置时间码,给后期数据采集提供了便捷的手段。与同档次的DV摄像机相比,DVCAM会采用更加复杂、专业的电路设计,并选择可靠性更高的元件,以保证设备在各种环境下都可以正常运转; 专业的3 CCD结构、出色的镜头、光学防抖和图像处理引擎设计让DVCAM具有更高的图像质量; 专业的音频接口、性能优异的指向性话筒和丰富的音频调整功能带来了精彩的音频质量;在机械设计方面,DVCAM采用特性更好的器件和材料,以保证在高强度和严酷环境下的使用; DVCAM更是一条全面的产品线,从标价为18800元的DSR-PDX10P,到广电行业使用的DSR-570WSP,DVCAM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完整的专业数字视频采编方案。
配套设施搭建专业方案
Sony曾经在AV领域带动了便携式的潮流——Walkman、Discman象征着一次次市场推广的成功。随着小型DVCAM正式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生产,又一个新的便携系统诞生了,“Editman”代表着Sony DVCAM摄像机加上VAIO笔记本及相关编辑软件组成的便携数字视频采编方案。
这个便携数字采编系统只需要一台DVCAM摄录一体机、一台VAIO笔记本电脑、一根i.LINK(IEEE1394)电缆、一套视音频编辑软件,就可以完成广播级的非线性编辑。近期,凤凰卫视就是采用Sony小型DVCAM摄录一体机、VAIO笔记本电脑以及第三方编辑软件,通过光纤传输,快速完成了三峡工程的新闻报道。
DVCAM采编系统还包括专业的编辑录像机等设备,可以将DVCAM拍摄的素材纳入到专业编辑流程中。例如Sony最近推出的DSR-DU1 DVCAM硬盘记录单元是磁带以外的另一种素材记录载体,它可以通过CA-DU1摄像机适配器直接外挂在DVCAM肩扛式摄像机的后部,通过i.LINK电缆进行数据的传输,40GB的容量可以记录长达3小时的素材。当与非线性编辑系统连接时,DSR-DU1可被认作外挂硬盘,从而节省了数据上下载时间,明显提高了编辑工作效率。
(DVOL本文转自:中国DV传媒 http://www.dv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