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有的宽带接入网络,如xDSL所能提供的接入带宽一般都在2M以下,线路的误码率和数据包丢失问题仍较普遍,这种传统的“尽力而为”的传送型服务显然是无法满足IPTV业务的要求。为了保证IPTV对视频服务质量的要求,就需要对现有的网络设备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及采用更先进的编解码技术来缓解。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认为,IPTV系统的编解码应满足以下的特定要求:技术的开放性、技术的先进性(效率高、图像质量优)、产业链支持度高、内容源丰富、专利费用低以及DRM的成熟度。
H.264对电信运营商的意义何在?
基于以上的要求,我们发现采用H.264标准,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从成本的节省、业务的开展及用户体验、周边产业链的保证都有积极的影响其带来的积极意义有四点。
第一,压缩效率的提高,降低了综合投资成本。H.264相对MPEG4而言,在同样的图像质量的情况下,编码效率提高了30%到40%,相应地节约了至少30%的网络带宽。由于目前70%的宽带用户为ADSL接入,而ADSL的传输带宽受传输距离、线路质量及线间串扰的影响,带宽随着距离的增加会急剧下降。H.264将使现网绝大多数的ADSL线路都具备了承载IPTV业务的能力。这不仅节约了网络投资成本、网络存储成本、流媒体服务器设备的数量、内容分发网的建设成本,同时也节省了下载时间与存储空间,这就使得综合的网络投资成本节约30%以上。可产生优质的图像质量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由于H.264的网络适应性及容错能力更强,图像编码算法的更加优化,所以图像传送的稳定性及质量进一步提高。
第二,良好的互联互通性。H.264标准的开放性保证了编码器和解码器的一致性,并且有专业的H.264一致性测试工具。这保证了从内容提供到平台到终端等各环节在编解码层次上的互联互通,确保业务的顺利开展。若采用MPEG4,则很难保证各个环节的互联互通,需要做相应的格式转换等工作,增加了运营成本,同时带来其他不必要的问题如设备增加、处理时间延迟、临时存储空间需求等。
第三,有保证的产业链。H.264从各方面而言,都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支持,从而保证IPTV产业的稳定发展。相应地MPEG4缺少完整的产业链的支持,无法保证后续发展,风险无形中提高了。
第四,有利于IPTV多业务的持续开展。H.264可以在多种场合下应用,与3G、可视通讯、即时通讯(IM)等的视频编解码格式一致,甚至包括今后的数字摄像机、游戏机、DVD等,所以使用H.264有利于IPTV多业务的发展,所以目前国外各运营商的编解码标准几乎都是直接从MPEG2转到H.264。
“两步走”的策略是否可行?
答案是否定的。若暂时采用MPEG4Part2作为商用方案来过渡,今后升级到H.264,将会带来以下问题。
其一,MPEG4的机顶盒目前由于芯片、内存等配置的性能限制,仅通过软件根本无法升级到H.264。从以上分析比较可以看出,H.264与MPEG4差异较大,因此两者的解码技术对机顶盒硬件要求完全不一样。现在各厂商提供的MPEG4机顶盒多采用SoC的硬解压芯片,由于H.264的编码算法的复杂性远高于MPEG4,这些机顶盒产品根本就无法仅通过软件升级支持H.264Mainprofile。
其二,端到端方案的其他相关产品也无法保证都能软件升级到H.264。与上面同样的道理,IPTV系统中的其他产品如编码器、视频服务器、CDN等都无法通过软件升级平稳过渡到H.264。
同时,机顶盒的升级所带来的巨大运营成本:散发给用户的机顶盒是一个极大的问题,无论是回收升级还是在线升级,或重新替换,都存在不可预知的众多问题。会导致客户满意度的下降,甚至会使某些客户离网。这将是IPTV试运营初期的大忌。此外,升级所带来的业务中断,将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大量的内容需要重新编码。
H.264有助于抵抗未知风险
通过对H.264与MPEG4的对比,我们发现这两种编码方式从历史发展、应用范围、编码效率及对系统硬件的要求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H.264标准开放,兼容性好,编码技术先进,在同等图像质量情况下编码效率优于MPEG430%,而MPEG4应用范围太广,并不专注于提高编码效率,在IPTV系统中只是一个过渡标准。
H.264有统一的算法模型和测试码流,通用性远好于MPEG4。H.264有专门优化过的Pro-file支持高清,而MPEG4无专用的高清Profile,其质量、效率和通用性都无法保证。H.264全球支持厂家众多,产业链已经成熟,已经达到了大规模商业部署的条件,H.264与MPEG4无论编码、解码还是流存储分发等对系统的要求完全不一样,无法通过软件升级简单的过渡。
所以,电信运营商应该直接采用H.264进行IPTV平台的部署,才能有效避免重复投资并降低不可预知的风险。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全面支持H.264,并能提供涵盖内容网络、汇聚网络、接入网络和家庭网络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DVOL本文转自:中国DV传媒 http://www.dv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