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264视频编码标准状况
H.264是由ITU-T的VCEG(视频编码专家组)和ISO/IEC的MPEG(活动图像编码专家组)联合组建的联合视频组(JVT:joint video team)提出的一个新的数字视频编码标准,它既是ITU-T的H.264,又是ISO/IEC的MPEG-4的第10 部分。而国内业界通常所说的MPEG-4是MPEG-4的第2部分。H.264标准从1998年1月份开始草案征集,到2003年7月,整套H.264 (ISO/IEC 14496-10)规范定稿。2005年1月,MPEG组织正式发布了H.264验证报告,从各个方面论证了H.264的可用性以及各种工具集的效果,从标准的角度,印证H.264的成熟性。
从标准制定到颁布,H.264一直是ITU、MPEG、DVD、DVB、3GPP等工业化组织共同推进的视频编码国际标准,可以想见,在众多行业巨擘的推动下,H.264技术的应用将迅速进入到视频服务、媒体制作发行、固定及移动运营网络、平台开发、设备终端制造、芯片开发等多个领域。
2、 H.264视频编码技术先进性
H.264使图像压缩技术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能够在较低带宽上提供高质量的图像传输,该优点非常适合国内运营商用户量大、接入网/骨干网带宽相对有限的状况。在同等的画质下,H.264比上一代编码标准MPEG2平均节约64%的传输码流,而比MPEG4 ASP要平均节约39%的传输码流。全球很多IPTV业务运营商都将H.264作为编解码格式的标准,包括比利时电信,荷兰KPN,泰国ADC电信,中国电信等等。
根据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国内普遍采用的MPEG-4编码技术在3Mbps的带宽下尚达不到标清的图像质量,而H.264编码技术可以在2M带宽下提供要求的图像效果。因而运营商希望引入更先进的H.264编码技术,在有限的带宽资源下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
3、 H.264和MPEG-4的比较
目前国内业界主要倾向的两种编码标准是H.264和MPEG-4,关于采用这两种编码技术的优劣势比较如下:
| MPEG4过渡到H.264 | 直接采用H.264方案 |
对网络 影响 | MPEG4方案提供标清质量节目至少需要2.5M的带宽,一般需要给用户开3M的带宽,而且几乎没有改进的可能。 | H.264方案提供标清质量节目仅需要1.5M的带宽,因此只需要给用户开2M的带宽。同时,随着H.264编码技术的发展,今后有望发展在1M以下提供DVD质量的标清图像。 |
初期投资 | MPEG4方案投资初期会略低于H.264方案 | H.264方案初期投资会略高于MPEG4方案 |
升级对业务的影响 | 由MPEG4方案升级到H.264方案,需要 § 更换直播头端, § 升级点播服务器, § 更换机顶盒, § 如采用DRM系统,需要对其进行升级 § 同时所有业务需要重新开发,移 植到新的机顶盒上。 所有以上工作将不可避免的带来业务的中断。 | 只是编码算法更新时,部分设备软件升级,对系统设备的硬件和机顶盒硬件没有影响,因此对业务几乎没有影响。 |
业务的 支持 | 支持点播、直播、时移、信息浏览类等业务 | 除了MPEG4提供的业务外,还支持独有的 § 视频通信业务 § 网络录像机 § 节目提醒 § …… |
增值业务开发 | § 基于机顶盒底层平台进行开发 § 每个增值业务都要针对所有机顶盒进行开发,可移植性较差 § 极大的增加开发的复杂性和新业务的推出时间 | § 基于通用的中间件平台 § 增值业务只需要一次开发,就可以部署到所有机顶盒上 § 基于JAVA的开发,可以使得运营商以最快的速度开发和推出新业务 |
运营维护 | 由MPEG4方案升级到H.264方案,将增加很大运营维护成本,如: § 上门为用户更换机顶盒 § 新业务开发 § 系统割接 § …… | 无须升级,节省用户的运营维护成本。 |
总拥有 成本 | 虽然初期投资略低,但系统及机顶盒几乎需要完全更换,再加上对业务的影响以及运营维护成本,总拥有成本非常高。而且,由于升级到MPEG-4方案需要到用户家中更换机顶盒,可能会影响终端用户对电信服务的满意度。 | 虽然初期投资略高,但系统无需升级,总拥有成本远低于MPEG4方案 |
作者:周文
(DVOL本文转自:中国DV传媒 http://www.dv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