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化为引领 推动广播影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张海涛同志在2005年CCBN上的讲话
2005年3月20日
同志们:
一年一度的CCBN就要开幕了,我代表国家广电总局表示热烈祝贺,对参展的国内外厂商、运营商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向多年来支持关心推动广播影视发展改革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CCBN已成为广电行业具有重要影响的盛会,为我们大家展示新成果、探讨新技术、交流新经验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重要的平台。当前,数字化已经成为时代潮流,已经成为贯穿广播影视发展的主题,为我国民族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没有民族工业的发展,不可能有中国广播影视的繁荣。希望更多厂商、更多的人才、更多的技术投入到广播影视行业中来,共同推进中国广播影视的繁荣发展。
目前我国广播影视有两大重中之重的工作:一是加快广播影视数字化进程,推动广播影视由模拟向数字转换,推动广播影视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资讯信息需求。二是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农村广播影视工作,推动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广播电视村村通水平,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的基本需求。借此机会,我想讲三个问题:一是充分认识我国广播影视数字化面临的形势,二是全力以赴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进程,三是切实加强农村广播影视工作。
一、充分认识广播影视数字化面临的形势
数字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家和人民的迫切要求,是广播影视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国家交给我们广电系统的重要任务。
(一)充分认识推进数字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数字化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趋势,是广播影视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许多国家认为下一代电视是业务提升的高清晰度电视,日本率先投入巨资开发了完整的MUSE系统,欧洲开发了HD-MAC系统,但仍然是模拟系统。而美国却从数字技术切入,认为下一代电视不是业务的提升而是系统的转换,制定了美国数字电视ATSC标准,宣布2006年关闭模拟电视,以抢占数字电视先机,抢占发展的主动权,提高国家的竞争力。欧洲、日本放弃了原来的模拟系统,分别制定了数字电视DVB和ISDB系列标准。在各国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世界广播影视数字化进程大大加快。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卫星、有线、无线数字电视用户已超过家庭总用户的50%,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率超过99%;英国的数字电视用户已超过50%;日本地面数字电视自2003年12月开播以来,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已有200多万用户;我国香港九仓有线电视公司去年6月10日已关闭了模拟信号,全网已实现数字化。数字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拓展广播影视服务领域、推动广播影视产业升级的主要源动力,同时也带来了网络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卫星移动电视等数字新媒体的出现。IP电视已在美国、加拿大、瑞士、印度等国家投入使用,香港电信盈科已发展30万户的宽频电视。同时数字技术使人们不仅可以固定接收电视,还可以卫星和地面数字电视网或者移动通信网移动接收电视。日本移动广播公司与韩国合作,去年成功发射了S波段直播卫星,提供数字多媒体广播电视服务,覆盖日本和韩国,目前日本方面提供了7套电视节目、30套广播节目和多媒体信息服务,人们在行进中或者在飞机、汽车、轮船、地铁等交通工具上可以移动接收。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正在开展手机电视等移动业务试验。
数字化是国家交给广电系统的重要任务,是广播影视应对挑战的重要举措。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及其在社会各领域里的广泛应用,数字化已经跨越技术本身而成为国家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成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化工作,把它列入了国家“十五”规划,列入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有线电视数字化被列入了去年国务院工作要点。温家宝、李长春、刘云山、曾培炎、陈至立等中央领导多次要求加快广播影视数字化进程,要求我们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最安全的方式实现中国广播影视由模拟向数字转换。加快广播影视数字化是国家交给广电系统的重要任务和神圣使命。到去年底,我国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569个,共播出2355套广播节目、1255套电视节目,有中波、短波、调频广播和电视发射台、转播台7万多座,微波线路9万多公里,租用9颗卫星39个转发器传输93套电视节目、126套广播节目,卫星电视接收站80多万座,有线电视网络400多万公里,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4.05%、95.29%,电视家庭用户3.4亿,有线电视用户1.15亿,收音机、电视机社会拥有量分别达5亿台、4亿台,彩电的家庭普及率城市为130.5%、农村为67.8%,农村黑白电视的普及率为42.8%。在全球10亿电视用户中,中国占了3.4亿,全球14亿台电视机中,中国占了4亿台。对于这样一个庞大广播电视网络系统,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最安全的方式实现我国广播电视由模拟向数字的平稳转换,是对我们广电系统智慧能力的重大考验,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和世界性的难题,对于全球数字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数字化是世界潮流,是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是我国民族工业、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迫切要求。
但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国广播影视多年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体制机制没有根本改变。面对数字技术和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我们的思想准备不足、技术准备不足、体制准备不足。而电信部门已做好了思想、技术、体制等方面的准备,已完成了企业化改制,完成了数字化改造,初步形成了开放竞争的产业发展格局,正在进入IP电视等新的服务领域。到去年底,我国上网用户总数达9400万,其中使用宽带上网的用户428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4160万台;许多网站已经开展网络广播、网络电视、娱乐游戏等视音频业务服务。新浪网等门户网站发展迅速,去年新浪网营业收入达2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75%,一个网站的收入超过了许多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收入。国际互联网媒体已经走出低谷,进入了新的高速增长时期。而我们广电系统层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广告争夺日益激烈,模拟的接入网已成为多套节目进入千家万户的“瓶颈”,数字化成为广电系统拓展增量发展空间的唯一出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开辟新的服务领域,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巩固阵地,占领市场,迎接各种挑战。
(二)充分肯定数字化推进工作取得的成绩
经过几年的努力,数字化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数字化的行动已经全面展开,数字化已经成为全系统全行业发展的共识。我国省级以上电台、电视台已基本实现数字化,正进入网络化应用、媒体资产管理的新阶段,我国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和数字影院的条件初步达到国际水平。特别是近两年来,有线电视数字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之路。具体表现在:
一是建立了有线数字电视技术体系。制定了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发展规划和过渡时间表和一系列技术政策、标准规范,建立了由节目平台、传输平台、服务平台和监管平台构成的有线数字电视技术体系。中央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等单位建成了节目平台,国家干线网和各省级干线网建成了传输平台,49个试点城市和地区建成了服务平台,总局监测中心初步建成了连接全国31个服务平台的监管平台。
二是探索了模拟向数字整体转换的模式。青岛、佛山、杭州等城市在整体转换过程中,从国家对信息化的要求、人民对节目和信息服务的需求出发,把家家户户的电视机变成多媒体信息终端,不仅可以看电视、听广播,还可以获取电子政务、文化教育、生活信息、电视商务等海量的信息服务,为政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搭建了新的信息平台和服务窗口,以信息化、本地化、个性化服务推动有线电视数字化,创立了符合当地实际的实现整体转换的模式。目前,青岛以每天2000个的速度发放机顶盒,已完成20万户的转换,今年将完成全市60万户的转换,年收入将翻一番。佛山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已达15万户,电视短信等新业务成为有线电视网络新的增长点。杭州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4万户。大连去年底用1个月的时间在7个小区完成了近1万户的整体转换工作,从高档小区到平民小区、搬迁户小区,机顶盒成了紧俏货。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宁波、太原、南京、绵阳、珠海、盐城等一批试点城市以及广东、山西、广西、湖南等省区正抓紧推进本地有线数字电视工作。
三是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环境。国务院将有线电视数字化列入了去年工作要点,温家宝、李长春、刘云山等中央领导视察了青岛有线数字电视,充分肯定了青岛的做法,要求在全国推广。温家宝总理称赞青岛有线数字电视“方便群众,做得很好”。陈至立同志专门听取汇报,形成了会议纪要,明确了有线电视数字化合理增加收费的政策。国家发改委和广电总局联合颁布了《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免征青岛市有线数字电视收入营业税的通知》,国家开发银行与广电总局签署了《开发性金融合作框架协议》,有力地促进了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同时,总局及时出台了一系列节目政策和产业政策,批准数字付费电视103套、数字付费广播16套。为有线电视数字化提供丰富的节目内容支撑;批准中央电视台等五个面向全国的数字付费节目集成运营机构;允许通过光缆干线传输和卫星等多种方式传输,初步形成了适度竞争、适度开放的局面。各试点城市和地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省(市)领导担任组长,发改委、广电、财政、物价、税务、信息产业等部门参加的有线数字电视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许多试点城市将有线电视数字化作为当地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有线电视数字化已成为中央高度重视、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和欢迎的社会系统工程。
(三)充分认识推进数字化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数字化不是延长线上的变化,而是方式的改变,要求我们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管理方式、体制机制要与之相适应。同时数字化又涉及到节目制作、播出、传输、分配、接收各个环节,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因此,推进数字化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是一项具有开创意义的大事,比我们原来想象的要困难得多。反思过去,我们原来的有些想法就比较理想化,不太符合中国的广电实际。
2000年我们制定科技发展“十五”计划时提出到2005年底要发展数字电视用户3000万,当时面对咄咄逼人的网络媒体和“网络泡沫”,我们的头脑也有些发热,对数字化的困难认识不足、估计不足、准备不足、研究不够。实际上,广播影视数字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创业过程。
2001年我们开始有线数字电视技术实验。当时,我们的着眼点还是在业务层面,由中央电视台开办交互电视,用交互电视作为龙头,通过网络在13个省进行了有线数字电视技术试验。当时还确定了2+6的CA方案。虽然这次有线数字电视试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我们对有线数字电视的认识有了提高:数字化的目的不应是推广单个业务,而应是一个系统的转换;不仅仅是技术层面、技术部门的事情,而应是整个行业、整个系统的转型,因此必须全系统进入、全行业参与。在2002年底的苏州会议上,我们提出要把电视台和用户接入网这两个主力军请进主战场,以节目为龙头,以网络为纽带,以城市分配网为基础,构建节目平台、传输平台、服务平台、监管平台构成的有线数字电视技术体系,推动整个广电系统由模拟向数字转换。
在2003年,我们在推动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工作中又陷入了数字电视与付费电视的“鸡与蛋”的怪圈,以为可以照搬国外的做法,通过付费电视来推销数字机顶盒,从而推进数字化,但出现了“两万台”停滞现象。于是我们又进行了反思。我国的基本国情与国外的情况不同,我国电视机的普及率远远高于计算机的普及率,是最为普及便捷的信息工具,况且电视机操作方便,老少皆宜。如果将家家户户的电视机转变为多媒体信息终端,就可以使千家万户享用信息化。只有人人享用、户户享用、安全可控的信息化才是国家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标志。青岛市在49个试点单位中率先将国家信息化的要求、人民群众对节目和信息的需求有效结合起来,把电视机变成家庭多媒体信息终端,通过增加服务、增加收费、免费安装机顶盒,实现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整体转换,形成一个政府支持、群众接受、市场运作、加快广电发展的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之路。
通过这几年的数字化工作,我们对数字化的认识有一个探索实践、完善提高的过程,从技术层面提高到业务层面,从业务层面提高到行业层面,从行业层面上升到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这充分说明了实现数字化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目前数字化的关键在于参与探索和实践。
二、全力以赴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进程
数字化是广播影视拓展各项业务的基础和前提,关系到广播影视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存发展。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制定了中国广播影视数字化“三步走”发展战略。今年虽说不是数字发展年了,但并不意味着数字化就不是重点了,数字化不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而是我们广电系统的一项长期性、根本性的任务。今年的数字化推进工作要从有线切入转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一)全力以赴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
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阳光工程”、“民心工程”和“系统工程”,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以较短时间、较低成本实现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全力以赴加快推动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
一是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数字化作为当前广电发展的重中之重切实抓好。数字化是国家交给我们广电系统的光荣使命,关系到广播电视生存和发展,是我们广电系统留住用户、巩固阵地、占领市场、应对挑战的重要举措。我们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有线数字电视能否整体转换,关键在领导,关键在地方广电部门主要领导的认识和决策。只要地方广电局和网络公司的主要领导重视了,办法总比困难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有了,整体转换工作就能够顺利展开。各级广电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力度,量化指标,按照过渡时间表的要求,制定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计划,把数字化任务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个人。
二是要聚精会神抓数字化,贵在行动,重在实践。数字化是一场变革,我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服务方式、管理方式、政策法规都要作相应改变,相互之间的利益、相互之间的关系都要作相应的调整,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全系统的齐心协力、通力合作,特别是需要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理解接受。数字化是我们广电系统的第二次创业,面临着技术、资金、政策、体制、机制等方方面面的困难和压力,我们必须立足于当前的实际,积极参与,大胆探索。今年要重点抓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数字化推进工作,计划在大连等城市召开现场会,学习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同时,要积极探索省级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模式。广东、广西、陕西、湖南、福建等省要做好省级整体转换的试点工作。总局将根据数字化推进工作的实际,进一步完善服务平台的有关技术政策、产业政策和管理政策,支持服务平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塑造市场主体,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利用产业运作、联合发展的方式进行跨地区经营合作,推动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
三是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针。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广播影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可能用一种模式、一种办法解决数字化的所有问题,在学习借鉴别人经验的同时,必须结合本地的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出符合当地实际的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模式。青岛模式、佛山经验、杭州做法的实质是整体转换,但具体操作办法不尽相同。青岛市通过增加节目内容和信息服务、提高基本收视维护费、免费安装机顶盒,实现整体转换。佛山市通过调动各级广电部门的积极性,增加节目内容和信息服务、调整资费政策、免费安装机顶盒,实现整体转换。杭州市将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分开、将广播方式与交互方式有效结合起来,实现整体转换。总之,整体转换是根本途径,政策支持是实现整体转换的关键。各地要从当地党委政府的要求和群众需求的结合点出发,走出自己的路子,创造出自己的经验。希望更多的地方创造出更多的经验办法,推动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
四是要始终坚持调动、爱护、保护、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的原则。数字化是广播影视自诞生以来的最大的一场变革和最大的历史机遇,不仅涉及到生产力的方方面面,还涉及到生产关系的再调整、利益的再分配。推进数字化,关键是要充分调动、保护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调整好各方的利益,发挥各自的优势。有线电视的发展得益于国家给予的低收费政策,得益于各级广电部门积极性的发挥,特别是通过基层广电部门的艰苦创业,一家一户地发展用户,一片一片地建设网络,使有线电视已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广播影视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广电系统的现实是:(1)在全国7万多个无线发射台、转播台中,90%以上在地市县,地市县承担着无偿转播中央和省级节目的经济压力,承担着为8亿农民群众覆盖服务的任务。(2)县级广电部门的广告收入占全国广电系统广告收入(386亿元)的比例仅为7%,地市县广电部门主要依靠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收入,占全国广电系统收视维护费收入(136亿元)的95%以上,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是其生存发展的主要收入来源。(3)有线电视分配网主要在城市及城郊。没有地市县基层广电部门的积极性,广播影视的覆盖任务无法完成,没有城市广电部门的积极性,广播影视数字化的目标无法实现。目前广电数字化的重点在城市,城市应当是推进数字化的主力军。另外,我国广电系统有三大优势:一是节目内容优势,在电台、电视台,二是用户优势,在有线电视分配网,三是系统优势,广电部门从节目从制作、播出到传输、分配、接入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因此,我们必须从我国广电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爱护、保护、发挥市地县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以数字化为引领,推动广播影视全面协调发展。
五是要始终坚持开放融合、共赢和谐的发展理念,探索数字化、网络化、产业化有效结合的发展之路。数字化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开放、融合、竞争、合作。这不仅体现在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盈利方式上的变化,更是体现在发展理念上的变化。新技术需要新理念推动新发展。我们要摒弃传统的封闭的对立的发展观念,牢固树立开放融合、共赢和谐的发展理念,用数字化带来的新理念推动网络整合。我们从1998年就开始网络整合,但效果不甚理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仍用模拟时代、计划经济的发展理念来推动整合。各地要按照王太华同志的要求,一方面要加快网络整合,另一方面要充分注意考虑市地县广电的利益,始终坚持存量保值、增量分成的原则,运用市场机制和股份制的办法。衡量网络整合的标准,不单单是看省网络公司增加了多少收入,同时要看对市地县广电的发展和支持程度怎么样。总局将在调研的基础上出台文件规范网络整合,推动数字化、网络化、产业化有效结合。数字化是基础,网络化是规模,产业化是体制机制保证。推动网络整合发展,关键是利益调整,关键是要有胸怀。胸怀有多大,网络有多大。有线电视网络的当务之急是数字化。希望各地努力探索出调动各方积极性、调整好各方利益的网络整合与数字化结合起来发展的模式,不能出现网络整合了、人心散了、系统优势没了的不良后果,要走数字化、网络化、产业化有效结合的联合发展、合作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积极开展地面数字电视频率规划
我国政府承诺2008年奥运会采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转播。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大力组织和协调下,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正抓紧制定。开展地面数字电视,必须在确保现有模拟广电覆盖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再提供数字电视等新服务。由于模拟的频谱资源已经饱和,要再建立一个数字网全面提供服务的难度很大,投入很大。日本为了调整频率花费了10多亿美元。开展地面数字电视,搞好频率规划是根本保证,也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从国外的经验看,从确定标准、规划频率、系统设备产业化到真正开始市场推广应用,大约需要五六年的时间,现在距离2008年只有三年的时间了,时间很紧,任务很重,地面数字电视的各项准备工作要抓紧展开。从去年开始,总局加大投入,开始组织实施地面数字电视频率规划工作,今年要拿出阶段性的成果。各地开展的地面数字电视试验,必须与国家确定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相衔接。未经总局批准,不得擅自开展地面数字电视。
(三)做好直播卫星的相关技术、运营和政策准备
国家计划明年发射我国的直播卫星,目前我们正与有关部门一道抓紧做好技术、运营和政策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国家发射直播卫星,目的是想通过直播卫星形成新的市场需求,带动电子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大发展。要发展直播卫星产业,必然涉及到与有线电视的关系问题。如果将卫星直播业务定位为有线电视的补充和延伸,则主要为农村地区服务,可以保护城市有线电视发展。如果将卫星直播业务定为产业,作为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广播电视的新途径和新手段,就不能将卫星直播业务限制在城市以外。国内多家研究机构的分析报告预测,我国直播卫星产业在5~10年内将形成3-5千万个用户的规模,带动相关产业收入上千亿元,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从国外情况看,直播卫星与有线电视本身就是竞争关系。开展卫星直播业务,对模拟有线电视将是很大的冲击。模拟有线电视只有尽快完成数字化整体转换,才能在频道数量上与直播卫星相竞争。当然,有线电视在提供本地化的节目内容、信息服务以及双向业务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总局将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促进我国直播卫星与有线电视、地面电视适度竞争、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四)大力推进广播影视内容数字化
节目内容的数字化是广播影视数字化的重要方面,是发挥广播影视节目内容优势,为广播影视内容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一要大力推进台内数字化、网络化和媒体资产管理。要坚持数字化、网络化、媒体资产管理并举、并重的方针,中央和有条件的省级电台、电视台要提高数字化、网络化应用水平,加快媒体资产管理工作,建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同时,要利用新观念新机制开展新业务,拓展新空间,为不同的用户、不同的终端提供不同的服务,千万不能将自己的服务对象演变成竞争对手。二要大力推进高清晰度电视的制作。今年,省级以上电视台和有条件的城市电视台要将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积极开展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开办高清电视频道和高清电影频道。三要全面推进电影数字化,建立数字电影技术新体系和发展新模式。要继续大力提升电影高新技术含量,在电影制作、洗印、发行、放映与后产品开发等方面全面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巩固和发展数字影院,建立数字电影发展的新模式,开拓数字电影新媒体市场,促进影视合流,推进内容产业发展。
(五)以开放的姿态统筹各种技术手段的应用
广播影视是现代科技的产物,现代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给广播影视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广播影视的形态、功能、效果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数字化的发展不仅要求传统的无线、有线、卫星广播电视由模拟向数字转换,还带来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IP电视、卫星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各种数字新媒体。面对数字电视、直播卫星、数字电影、高清晰度电视、数字声音广播、移动多媒体广播、IP电视、媒体资产管理等新技术,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术,审时度势地应用新技术、推广新技术,根据新技术带来的融合竞争、开放合作的新变化,结合我国的实际,统筹各种技术手段的应用,及时调整和完善广电的管理政策和发展战略,发挥广电的优势,积极主动地探索与其他行业合作的途径和方式,推动我国广播影视健康有序协调的发展。“热运行”需要“冷思考”。要加强对各种数字技术的研究,积极利用社会各界的力量加强科研工作,要把握技术发展方向,降低技术风险,切实做好各项技术的统筹规划和储备工作。
三、切实加强农村广播影视工作
根据我国广播影视的实际,产业发展的重点在城市,公共服务的重点在农村。我们要始终贯彻“事业建设的重点是覆盖、覆盖的重点是农村”的方针,自觉把指导思想、工作重点转移到搞好农村覆盖、切实为“三农”服务上来,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加强农村广播影视工作。前不久在广西召开了全国村村通广播电视现场会,王太华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全面部署了村村通工作,明确要求把加强农村广电工作作为广电为“三农”服务的重中之重,积极建立农村广电公共服务体系,确保广播电视村村通、长期通,最终实现户户通。
(一)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广播影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当前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规定要不断提高广播电视村村通水平,占领农村宣传文化活动阵地。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的讲话、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会上的报告和李长春、刘云山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上的讲话都明确要求提高广播电视村村通水平,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些都为我们做好新时期农村广播影视工作明确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广播影视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农村一直是我国广播影视发展的薄弱环节。我国13亿人口,有8亿在农村。有分析报告显示,在物质生活领域,城乡差别大约是三比一;而在广电领域上,城乡差别可能是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目前我国7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能通过无线方式接收广播电视,节目套数有限,信号质量不稳定,还有七八千万人口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农村广播电视节目数量、节目质量、服务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和资讯信息需求,远远不能适应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广播影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要自觉把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责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转变到适应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求上来,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村村通工作的重要决策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村村通工作的各项部署上来,把加强农村广播影视工作作为广播影视为“三农”服务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抓实。
(二)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今年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今年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任务主要有四项:一是建设的任务,要在年底前完成93926个盲村的建设任务。二是巩固的任务,“返盲”的村要恢复开通,巩固覆盖成果。三是提高的任务,要提高入户率,增加节目套数,已通广播电视的地区要由初级水平转变成长期通、户户通的较高水平,并且逐步做到能够收看到8套以上电视节目。四是建立长效机制。村村通工作要从单纯的工程建设转到工程建设与机制建立相结合上来,由阶段性、突击性的任务转变成日常工作、长期任务。要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维护队伍,落实维护经费,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运行维护,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广播电视村村通、长期通、户户通。
(三)要积极建立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
我国县级广电部门的收入只占全国广电总收入的14.5%,单靠县一级广电部门的收入无法承担起为8亿农村人口服务的任务,必须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确保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
一是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要由政府主导。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把加强农村广播影视工作纳入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考核内容。中央、省两级负责制定政策、制定规划、制定标准、筹措资金,地市、县直接为农民群众提供服务,扩大覆盖,提高水平,做到任务落实、责任落实、资金落实、人员落实。
二是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多种技术手段并用。在城镇郊区和人口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可以采用有线电视联网;在广大农村地区、居住分散的区域可以采用无线发射、多路微波等方式覆盖;在覆盖盲区可以采用村村通补点,通过卫星接收、小功率转发、小片网分配等方式,解决农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问题。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扩大广播电视在农村的有效覆盖范围,不断增加节目套数,提高收听收视质量,逐步使70%以上的农村人口能够收看到8套以上电视节目。
目前我们正在宁夏进行试点,今年将召开现场会,总结经验,全国推广,促进我国农村广播影视的大发展。
各位来宾,朋友们,数字化是国家和人民的迫切要求,是广播影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球性的课题和全球性的难题。当前,我国广播影视数字化处在起步推进的关键时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参与,需要新闻媒体的关爱引导,更需要我们大家的探索实践。让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一手抓城市数字化工作,一手抓农村“村村通”工作,求真务实,团结协作,艰苦创业,真正把这两项民心工程落到实处,共同推动中国广播影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共同创造中国广播影视的美好明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DVOL本文转自:中国DV传媒 http://www.dv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