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敏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文章最终内容以刊物为主
美国传播学家施瓦茨曾把电视比喻为“第二个上帝”,这个“上帝”通过无所不在的电波向他的“信徒”传播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的信息。在庞大的“信徒”中,少年儿童是不能被忽视的群体。根据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4~14的少年儿童平均每天接触电视的时间为2小时22分钟。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12年时间里,儿童接触电视的时间长达1万多小时,远远超过他们学过的任何一门课程的时间。[1]未成年人所受到的来自电视的冲击和影响不容小视。在未成年人的团体中,婴幼儿[2]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认知能力是所有能力、技能、情感、行为习惯发展的基础,是今后学习求知的基础。所以研究并讨论婴幼儿电视节目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以往儿童节目的制作人和导演,对婴幼儿电视节目的认识多来自经验和主观判断:觉得3岁以下的孩子们年龄太小看不懂电视;认为电视节目对年龄这么小的儿童也没什么影响等等。其感性认识致使他们极少关注0~3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群体,所以受众也就很少能看到专门为这个年龄段儿童量身打造的优秀的电视节目。笔者认为,婴幼儿儿童电视节目有极大潜力尚待挖掘。
一、婴幼儿儿童和电视
一般而言,婴儿从一出生起就接触电视。据日本NHK广播舆论调查所的一项调查表明,幼儿在出生后3个月就开始看电视了,这是因为母亲在给孩子喂奶时往往收看电视,幼儿被电视屏幕上的快速变化的画面,丰富的色彩,奇妙的声音所吸引;4~7个月的婴儿中,一半以上对电视的声音和图像表现出兴趣,[3]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孩子不仅关心画面,而且开始“理解”节目内容。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安德森博士认为,1~2岁的婴儿在他们呀呀学语以前就能明白电视中慢动作或简短片断的意思,婴儿最小在10个月的时候已具备这种能力。[4]堪萨斯大学的心理学家马维尔?赖斯博士同心理学家达夫纳?勒密希一起观察了12~18个月的孩子同他们父母一块儿看电视的情况,他们证明了看电视有助于孩子掌握语言表达能力。这说明,即使1岁左右处于婴儿期的低幼儿童,不仅具有看电视的可能性,而且能开始“理解”并“学习”电视中的相关内容。
应该说, 0~3岁的婴幼儿不仅开始接触电视,而且看电视这一活动已经成为他们成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04年我国学者在南方某幼儿园以询问的方式对300位3岁左右的小班儿童进行了收视特征调查并得出下面这些数据(有效问卷271份)。[5]
每天有多少玩的时间? 每天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看电视?
通过这两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对3岁左右的婴幼儿每天花在电视上的时间有一个相对科学的认识。数据显示:有近30%的儿童每天有1~2个小时玩耍,同样有近30%的小朋友表示每天有1~2个小时看电视的时间。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儿童每天玩的时间,主要选择“看电视”这一活动。
可见,0~3岁的婴幼儿,基本上是对电视充满依赖、信任和喜欢的群体。因此,从受众接受的意义上来说,对婴幼儿电视节目进行研究、制作就不仅必要而且重要了。
首先,发展婴幼儿电视节目有利于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及心智培养。一个人学习能力的50%是在4岁前获得的,其余30%在8岁前已经发展起来,2至3岁的儿童已获得基本的语言和学习的能力;而电视是他们所接受的直接的教育方式之一,他们倾向于从电视中接受信息,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这些信息形成认识。因此我们需要制作有利于他们成长和健康的电视节目。
其次,婴幼儿儿童在0~18岁儿童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沉默”的群体,他们往往不能像他们的哥哥姐姐那样明确地表达出他们对电视节目的好恶,对于这些“沉默的大多数”,关注他们的收视权利确实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文明、是否进步的一个重要参数;针对他们制作节目也是衡量电视媒体发展成熟程度和分众化传播程度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总之,好的婴幼儿电视节目是全程跟踪、伴随、引领孩子们人生初始阶段成长的精神产品。而目前国内对于这类节目既有针对性又有实用性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婴幼儿电视节目还是一片尚待开垦的沃土。因此,要想知道婴幼儿儿童需要什么样的节目,我们首先就要准确把握对象特征,才能针对性地提出婴幼儿电视节目的制作方案。
二、婴幼儿儿童的生理发育特点
生理发展是指身体各部分及各种器官、组织的结构和机能的生长发育过程。[6]大脑、神经系统和感官的活动是儿童心理活动的基础,儿童的生理发展影响并制约着他们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
(1)婴幼儿的视听特征
视觉能力:日本学者今村荣一的研究指出,儿童1岁时视力为0.2~0.4,2岁时为0.5~0.6,3岁时1.0以上者为67%。6岁时达到正常人的视力范围。[7]婴幼儿的颜色知觉也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出生后不久,大约3~4月的婴儿便可辨别彩色和非彩色。天津幼儿师范学校曾对婴幼儿进行颜色辨认能力综合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儿童颜色视觉有个别差异,也有性别差异,但一般来说,2~3岁的幼儿已能初步辨认红、橙、黄、绿、天蓝、蓝、紫7种颜色。[8]但对各种颜色的色度难以辨别。同时。学者Flagg通过眼动研究还发现,婴幼儿在观察电视画面时,是把眼球的注视点集中在荧光屏的中部,让画面一张一张地替代出现。[9]
听觉能力:研究表明,幼儿有时仅仅感知到词的声音,还不一定能辨别语音。[10]听觉上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这一时期的幼儿在看电视时不喜欢也听不懂长的语句,所以针对这个年龄段儿童的电视节目在运用人声时,最好多是简单、形象、发音清晰的单词和简短的句子。
语言能力:3岁以前儿童的言语基本都是采取对话形式,回答大人提出的问题或者向成人提出一些疑问和要求。3岁左右时幼儿虽然已能主动讲述自己生活中的事情,但由于词汇贫乏,表达显得很不流畅,在说话中运用许多不连贯的、没头没尾的短句,并辅以一些手势和面部表情。
(2)婴幼儿的知觉发育特征
空间知觉:天津幼儿师范学校曾做了1~4岁幼儿认识几何图形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对各种图形正确认识率以圆形最高;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半圆形、长方形次之;梯形、菱形最低。[11]一些学者研究婴幼儿儿童空间定位能力的发展发现:2~3岁儿童已经能正确辨别上下方位,但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的能力尚未发展完善。[12]
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国外学者埃尔金德和凯格勒等曾对儿童的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的发展做了研究。他们给195名2~4岁的儿童看一些图片,这些图片的每个图形虽然显得似乎是一个整体,但其个别部分描绘得很突出,让儿童说出“看到了什么”,“它们看起来像什么”。实验结果表明:2岁左右的儿童大都只看到了图形的个别部分,例如71%的2岁儿童只看到“两只长颈鹿”或“一个土豆”等。3岁开始他们能看见整体部分但不够确定。[13]由此可以看出处于婴幼儿时期的儿童的部分知觉还是占据主要地位,还无法实现部分知觉与整体知觉的统一。
三、婴幼儿儿童电视节目的美术设计和语言风格对策
由婴幼儿儿童的生理特征出发,我们也找到婴幼儿电视节目的美术和语言风格方面的应对策略:
节目色彩:幼儿对色彩的分辨和认知能力的具备会令他们对有颜色的东西格外敏感和注意,因此他们更喜欢有着彩色画面的电视节目。但是由于婴幼儿只能初步辨认红、黄等7种色彩,所以在制作电视节目的时候最好多使用这7种他们认识的颜色,而且一次不要有过多种颜色出现,那样容易妨碍幼儿对节目内容的理解。
婴幼儿节目呈现的色彩要明亮、柔和,饱和度高,背景的色彩饱和度略低,以突出主体形象并吸引儿童注意力。此外,不同主体形象之间色彩对比鲜明,避免用色度对比来区分不同物体形象和部位。否则容易加大幼儿的分辨难度,造成理解障碍。
设计元素:我们了解到这个时期的儿童已经能基本辨认出常见的图形形状,对圆形的辨认率最高。因此我们应多运用这些他们能认识的形状,而不要用一些比较少见而古怪的图形和形状。场景和道具的设计要与幼儿所熟悉的概念形态相符,不需要复杂的刻画,但必须要有准确的轮廓特征以辅助幼儿快速识别。过度的夸张、变形和抽象不适合这个年龄段儿童的认知。
在主持人形象、卡通玩偶的设计上,并非越简单越好,幼儿偏好类似人脸的中等复杂度的图形。[14]要对面部表情及身材特征加以夸张,添加具有身份特征的服装和道具,不宜复杂,否则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包装要求:幼儿较低的视力发育水平促使他们在看电视时更喜欢选择那些有大图像和大字体的节目,因为这样看起来会很轻松。因此,给婴幼儿看的节目,应该是目标受众年龄越小,图像和字体越大。另外,节目包装不宜太过复杂。凡是节目中出现的画面或是背景都要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干净单一,不要一次出现太多的形象和线条。
语言风格:声音的运用在电视节目中是十分重要的。学龄前期幼儿语音意识的发展和对本族语音的掌握能力决定了他们会很关注节目中人物的发音。因此,创作节目的时候一定要对节目中人物的语音发音水平严格把关,要求人物发音准确、清晰、节奏适当,这样才能给幼儿们以好的示范,同时又容易听懂和理解。
婴幼儿说话常常是断断续续的,不能说明事物现象、行为动作之间的联系,只能说出一些片断。所以电视节目语言要简练明确,避免使用长句,多用口语化语言及语气词,多使用带有情景性的语言,不必过分追求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多用名词、动词、简单的形容词,尽量不使用生僻复杂的词汇,少用虚词。
另外,应该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些词、短语和短句。因为重复是幼儿认知事物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方法,[15]重复实际上就是他们建构自己话语体系的过程。音量应该略高于成人电视剧的对白音量,主持人或人偶要配合语言做出相应的表情动作准确表达情感。
下面笔者将就个案《小小爱因斯坦》进行分析,该影视作品在充分尊重孩子视听生理发育特点,尊重儿童的认知方式和接受方式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节目内容、画面以及语言,应该能给我们国内的从业者一些启发。
四、个案分析:《小小爱因斯坦》
《小小爱因斯坦(Baby Einstein)》是专门为0~3岁的婴幼儿设计的系列节目,经美国迪士尼公司推出后,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迅速成为年轻父母和宝宝们的至爱。
为什么《小小爱因斯坦》受到如此喜爱,成为累计全美市场占有率超过90%的婴幼儿学前教育产品领导品牌?
如果你是一个成年人,会觉得《小小爱因斯坦》这个节目相当乏味:节目节奏缓慢,音乐也多轻柔和缓,镜头基本没有切换,有如剧场表演式的固定机位拍摄,很少有语言。但假如你换一种一两岁婴儿的眼光去看,就会发现,节目所呈现的世界一点也不比孩子们在“人之初”时开始熟悉的真实世界更奇怪。这是因为,《小小爱因斯坦》在拍摄之前经过了缜密前测,前文所总结的婴幼儿儿童的生理发育特点被称为节目的“宝典”,在节目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中,都被准确地应用。具体体现在:
第一,在长达170分钟、为0~1岁儿童量身制作的“小小莫扎特-音乐嘉年华”里,节目制作者为保持孩子们欣喜的情绪, 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只给他们看色彩鲜艳的玩具,每隔2~3秒,就玩具的整体和细部运动进行切换;精心设计的背景音乐,不加上任何旁白,更没有任何教育性叙述。
第二,因为婴幼儿对色彩格外敏感和注意,因此在“小小莫扎特-音乐嘉年华”中我们看到,背景是单调简单的黑色,愈发地突出玩具的五颜六色且造成不同主体形象之间色彩对比鲜明,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干净单一的画面和鲜艳的影像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
第三,从婴幼儿孩子的角度来说,要刺激他们的大脑,必须靠时时重复来强化他们在认知和情感上的学习。在同一内容上不厌其烦地递进。例如,在给宝宝看《小小梵高》时,在认识黄色的片段中,影片开始时的画面中,出现了一大堆跳动的色彩,使宝宝获得最自然的色彩感知;认识黄色时的表现手法则变为,通过各种深浅不同、形态各异的黄色来刺激宝宝的视觉,最后呈现出一幅黄色为主色调的梵高名画《麦田与收割者》,起到了“点晴”的作用。而且影片还提示一同观看的父母,在观赏影片前,可为宝宝准备好彩色笔和纸,让宝宝跟着影片即兴创作。在影片结束后,可让宝宝随处寻找黄色的物品,巩固其对颜色的认识。
第四,惊喜是孩子快乐度日的重要因素,《小小爱因斯坦》在讯息的呈现上,从不来用旁白说明或串连,而是用玩具或者玩偶进行幽默情境表演。于是,在一段内容结束后,孩子们屏气凝神地等着可爱布偶的出现,不管是看到玩偶争吵、玩偶游戏、还是玩偶画画学习,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看着,始终保持等待惊喜的心。
第五,语气词和幽默音效的应用,这也是《小小爱因斯坦》的一绝。制作团队发现婴幼儿说话常常是断断续续的,只能说出一些片断,词、短语和短句是他们的语言;同时,生活中一些特殊的声音常常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起他们极大的好奇。为了让孩子们认同这个节目,制作人员毅然放弃了语言的使用(个别集除外),在玩偶幽默表演串场时安排极大比例的语气词、幽默小音效来说明剧情。
总之,《小小爱因斯坦》全然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迎合孩子,将婴幼儿儿童的生理特点与电视的视听手段紧密结合,令人叫绝地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从而成为孩子百看不厌的节目。他们在电视机前学着听、学着看、学着讲、学着参与和学着乐在其中。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2006年栏目年中审评会中,不少专家指出,目前少儿频道学前内容节目分量偏轻,而以婴幼儿为目标观众的婴幼儿节目仍是空白,建议增加此类节目,更好体现“引领成长、塑造未来”的理念。专家的意见可谓一语中的。目前我国婴幼儿儿童约5700万,可以说是相对巨大的优势收视群体,关注这部分观众,为他们提供优质的电视节目,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注释:
[1] 2005年1月9日《央视资讯》,第77期。内部资料
[2] 本文中的“婴幼儿”是生命的一个时间概念,根据当代儿童心理学、教育学、脑科学等相关研究成果, 0到3岁年龄的儿童体现出一般的共性,基本处于一个发展阶段,因此除非特殊说明,文中出现的“婴幼儿、低幼儿童、小朋友、孩子”等称谓均指0岁到3岁的儿童。
[3] 柏强:《日本学龄前儿童电视节目收视与研究状况》,载《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第40页。
[4] 《儿童生活中的电视》: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61年版。
[5] 童瑶、李任辉、王首程:《少儿电视节目传播当代先进文化的模式比较研究》,载《中广学会2003年度立项课题成果汇编》。
[6] 周念丽、张春霞:《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5页。
[7] 同上。
[8] 天津幼儿师范学校心理组:“有关学龄前儿童认知特点的研究”,《幼儿教育经验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9] 张令振:《儿童家庭电视收视行为特点剖析》,载《广播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第37页。
[10] 高月梅、张泓:《幼儿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22页。
[11] 天津幼儿师范学校心理组:“关于学龄前儿童认识颜色和几何图形的实验研究”,《中国心理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1979年版。
[12] 叶绚等:《学前儿童方位知觉的初步实验研究》,载《心理学报》1958年第5期。
[13] 李伯特等著:《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93页。
[14] 张然、路盛章:《中国学前期儿童电视动画片对策研究》,载《现代传播》2006年4期,第149页。
[15] 《小小宝宝为何迷恋“天线宝宝”》,载《河北日报》2003年1月23日。 (DVOL本文转自:中国DV传媒 http://www.dv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