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8年是全球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关键一年。今年距离美、英等发达国家全面停止模拟广播的最终期限已不足五年,很多国家广播电视数字化将全面启动,进入技术引进、标准制定以及市场推广的攻坚阶段。
--------------------------------------------------------------------------------
2007年,广播电视数字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并形成由规划到政策和标准制定,直至政府全力推动,各个环节连锁推进的局面。主要标志有:一、已有数字化时间表的国家数字化计划稳步推进,让人们看到广播电视数字化化明朗的未来;二、很多国家宣布了自己的数字化时间表,走出观望和徘徊状态,正式、全面地接受了数字化这一现实;三、非洲等部分不发达地区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启动,意味着广播电视数字化逐步实现全球化关注到全球化参与。
2008年是全球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关键一年。今年距离美、英等发达国家全面停止模拟广播的最终期限已不足五年,很多国家广播电视数字化将全面启动,进入技术引进、标准制定以及市场推广的攻坚阶段。
2007:广播电视数字化全球化之年
2007年是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全球化之年。
美国在2007年全力推动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2007年3月1日起,美国全面禁售25英寸以上模拟电视机。此后销售所有25英寸以上电视必须集数字接收和显示于一体,内置符合美国电视制式的调谐和解码组件;7月1日以后,可销售的模拟电视机屏幕进一步缩小到13寸以下。这就意味着,可接受模拟信号的电视机在市场上基本消失。
美国国会拨付500万美元专款用于数字电视专项教育。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也在其2008年预算草案中划拨150万美元用于数字电视教育。在多项政策共同作用下,2007年数字电视机厂商在美国市场的销售收入达250多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11%。近50%家庭购置了数字化接收终端。
在英国,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发展不断加速。2007年2月,英国广播公司宣布扩建数字广播电台网,在2006年安装10部发射机的基础上,又在全国范围内安装9部发射机,由此基本完成英国大部分地区的数字化覆盖。天空电视一直被视为英国广播电视数字化实践先驱。它们2005年10月就推出了旨在接收天空电视的创新设备SKY GNOME。这一设备可以在距天空公司机顶盒30米的范围内自由接收广播节目。根据英国广播公司统计,英国数字电台的收听率在去年不断上升,15%以上的英国人已经习惯收听数字广播。到2007年底,英国有近80%家庭拥有数字接收终端,有660万家庭拥有数字收音机,占英国家庭的21%。
中国广播电视的数字化进程是由广电总局主导和推动的政策性工程。在佛山和青岛整体转换试点取得成功基础上,2007年数字化成为一种共识。市场机构预测,到2007年底,中国数字电视用户已接近3000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广播电视节目消费市场,中国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无疑会对世界形成巨大影响。
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数字电视也是风潮正劲。
在欧洲,西班牙内阁批准模拟到数字电视的转换时间表,决定2010年4月实现整体转换。意大利已经在部分地区停止播放模拟信号。为了顺利在2012年实现全面数字化,政府为购买数字机顶盒的用户补贴70美元。
在非洲,坦桑尼亚政府官员声称将于2015年实现模拟到数字的转换。坦桑尼亚的13家电视台和37家电台在2007年开始投入巨资改造基础设施。而南非宣布,将于今年10月开始数字电视的转换工作。
在亚洲,缅甸政府在2006年底成立全国数字广播委员会,负责广播媒体从模拟系统向数字系统的转化。2007年,这一机构围绕数字广播进行大规模调研和讨论。新加坡政府投资64亿美元,鼓励和支持数字媒体的发展。印度全印电台成功进行数字传输试验。印度尼西亚在2007年开始数字广播并宣布了其采用的数字化标准。
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公布了数字媒体的发展方案。在这一方案推动下,该广播公司将会进行较大规模的机构调整以及对外合作。
在拉美,巴西广播机构在数字化联播方面走在前列。他们在2007年推动了巴西数字广播联盟的建立和发展。目前,巴西16家广播机构采用高清技术进行广播电视传输,覆盖了国内3000万人口。
在太平洋岛国斐济,国家电视台全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数字化进程,日益增加有效的数字广播服务。
2008: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攻坚之年
2008年,注定是全球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攻坚之年。今年距离英、意、美整体转换设定的最后转换期限最短只有一年多,最长也只有4年多;而对于中国以及很多发展中国家,广播电视数字化则进入市场推广和政策推行攻坚之年。市场与政策制定者由于前些年的积累而对这一年的期待增加。而数字化及其推进进程的利弊却将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包括宣传教育投入不足等所引发的矛盾会以越来越强烈的方式呈现。
欧洲无疑是2008年数字化攻坚战的最重要战场之一。2007年,欧盟通过对进口机顶盒征收税的提案,受到来自全球最重要的六家机顶盒制造商的联合抵制。这一抗议被欧盟驳回。这将会影响2012年欧洲全面数字化计划的实现进程。
而全球数字化遇到的另一重要问题是知识产权问题。由于数字化设备技术便利,节目储存与加工更为简易。由此带来的内容被非法下载和使用的威胁会给数字化进程带来阴影。为此,美国和英国都在发展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基础,如有条件下载的准入制度(M CARD)以及数字水印等。2008年,这一技术的应用也将趋于成熟。因为2009年2月17日,美国的模拟数字电视将全面停止,美国对于知识产权的红利看得最重,在推动保护知识产权上会有更多举措。
2008年要实现的另外一个突破是广播电视数字化全球化的深入推进。美国和欧洲各国在初步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基础上,其技术发展与平移可否造就新一轮全球化进程尚不能断言。但是,既然数字化是必然趋势。在全球和谐发展的旗帜下,我们期待国际电信联盟及相关国际机构能够在新技术发展过程中,充分重视欠发达地区先进技术与全球的同步。在美、英等国家率先实现数字化进程中,利用相应机制进行技术复制而又不影响欠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
当然,无论是在美国、英国还是中国等国家,都会在数字化进程中遇到若干问题。时间紧迫,技术亟待进一步完善以及由于模拟信号在部分地区停止后,由于覆盖不完整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将会影响政策制定者的信心和技术,也将考验运营机构的能力。由于频率扩容引发的内容生产相对匮乏与内容重复之间的矛盾、小众服务的费用和数字化运营成本较高之间的矛盾等等也将随着2008年数字化技术的成熟逐步发生和发展。
以上这些,都会考验广播电视数字化推动者的智慧和耐力。
例如在西班牙,模拟转换将逐步开始,计划覆盖1%的西班牙用户。这是西班牙三年实现整体转换计划的开始,他们要在全国73个技术分类地区,总共实现90个转换方案。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日本决定2011年7月停止模拟广播。而在其人烟稀少地区的60万家庭将无法享受到数字电视服务。日本内务省2008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推动日本广播机构与私营广播机构合作,在这些地区为不足1%的人口设立若干个“不经济”的转播台。
有专家预测,2008年也将是中国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中,中国广播数字化不但要把试点以及普及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用于新的数字化推广,而且要在保证模拟信号畅通、“村村通”的前提下,逐步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使得低收入群体也逐渐融入到数字化、高清晰的行列中。
全球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未来
全球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未来无疑是光明的。但是这不足以概括其未来特征。笔者认为,全球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发展应是挑战中的光明。
首先,数字化是人类知识积累技术的重要发展,在人类的传播技术发展历史上将占有重要的地位。广播电视作为人类知识积累的主要载体之一,其制作生产到播出接收的数字化是大势所趋,无可回避。
其次,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均已经认识到数字化的大趋势。从太平洋岛国到技术发展速度最快的美国,从非洲欠发达地区国家到欧洲诸多强国,直至欧盟、东盟等地区组织和国际机构均已采取措施,推动广播电视数字化迅速发展。
其三,广播电视数字化到现在还未成为全球化贫富不均、发展不平衡的帮凶。信息技术的全球化进程中,欧美国家的红利不可谓不大。但是,在全球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中,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站在了这一轮发展的门槛之内,部分技术甚至超越了欧美。
其四,技术的发展进步使得原本有的很多难题在逐步得到解决,或可以看到解决的希望。如知识产权问题。
当然,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推进,也会遇到种种挑战。即使是在2015年,很多国家承诺的数字化实现之后,仍会遇到诸多问题,也仍会有争议。
1. 利益集团之间的争夺战。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新旧利益集团的争夺。在多数国家都会遇到。在很多国家,包括在美国之内,模拟与数字之争可能成为政治的一个砝码。这个在数字化进程中已经有所体现,在以后还会在一定时间里长期存在。另外,新技术催生了新的技术利益集团。在标准、型号、内容生产之间的利益再分配也会影响数字化的进程。
2. 困难群体的数字化问题。由于其在技术上的准入制度,数字化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从民众手中收取更多费用。低收入群体如无法负担新的较高的收听收视费用,就只能放弃收看,这在广播电视数字化推动过程中是一个难题。为此,各国政府以及商业机构无一例外都采取了补助措施。但是,目前为止,这些措施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3. 节目内容重复与相对匮乏,真正小众频率的缺失。目前,各国受众消费尚无法支付小众较为昂贵的制作费用。内容生产者缺乏新的内容生产动力。虽然,数字化使得存储和传输空间都无限增加,但其红利尚无法真正体现出来。同时,消费者对于更多小众内容的潜在需求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形成主流。
调查数据显示,到2010年,全球高清用户将超过1.5亿。在亚太地区,数字电视家庭将达到1.8亿,其中中国就占到43.3%。到2012年,美洲数字电视用户将达到1.53亿。而这些用户的分布,相对多元,并不仅仅来自于发达国家。因此,我们有理由期待,全球广播电视数字化虽然遇到挑战,但前景依旧光明。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
(DVOL本文转自:中国DV传媒 http://www.dv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