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三月是车船,将一串串的人群,载到新的启航”——CCBN2008。
2007年虽已过去,但CCBN 2007提出的“高清境界,整体解决”和“全面高清”的口号,尽显出市场和社会的需求。而在今年特殊的奥运年的CCBN2008上,则有了新的发展和新的特点。
CCBN 2008秉承“创新与合作”的理念,以“推动2008北京奥运高清转播,推进中国广电数字化全面发展”为主题,全面诠释广电“数字化”大年。这完全符合国办2008年1月1日发布的《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办发[2008] 1号)文件的数字电视产业新政。从而推进互联网、电信网和广电网的“三网融合”,加快我国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全面发展。
今年元旦,央视开播的高清综合频道,将在奥运会期间,改为全奥运赛事频道。这无疑告诉我们经过几年的暗潮涌动,高清在我国的发展终于由缓慢起步,迎来了变档加速的黄金时期。正如德国世界杯(2006年第18届足球赛)对欧洲高清发展的巨大推动一样,2008年奥运会也一定会成为我国市场高清发展的强大助力。
的确,每届奥运会、世界杯,都是促进广播电视发展的大好时机,看体育比赛及相关的介绍,是人们更换电视机的主要原因。电视,更大屏幕的电视;图像,更高清晰度的图像;已逐渐成为当代人们消费的时尚……。
一. 数字电视的本质是高清
1.高清的背景及发展进程
数字电视就其本质来说是指高清晰度的彩色电视,简称高清。英文名是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简写为HDTV。其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目前全球常规的三种模拟彩色电视制式,是巧妙地依靠频带复用技术,在原来频道的黑白电视信号中,纳入了彩色全电视信号,这虽然解决了彩色电视兼容黑白电视的技术难题,但是这样得到的彩色电视图像,其质量远不如35mm的电影图像。为此,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就在不懈地研究、开发高清晰度的彩色电视。
由于早期研发的高清电视是在模拟技术这一思路中诞生的,故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人们在研发高清电视时,主要还是依赖模拟技术,走了一段弯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如今所讲的高清电视,是特指数字电视系统中的高清一族,即HDTV。
实际上,数字电视应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HDTV的服务,由于HDTV技术的严密性,导致了电视台在建设HDTV系统的初期,必须投入极高的费用。为了降低成本,顺利地从模拟电视过渡到HDTV,世界各国采取了一些折衷性的方案,主要是采用数字压缩编码技术,降低信号带宽,使数字化后的电视清晰度高于现有模拟电视、低于HDTV。
1996年底,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就规定:“所有美国的HDTV接收机必须采用数字技术,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数字电视接收机都必须是HDTV,同时还有其它的可能性。”随后,美国Direc TV系统、日本Perfect TV系统、欧洲DVB-S系统,以及我国和欧洲的DVB-C系统,均是以数字SDTV(标清)形式出现,并约定俗成:“使用模拟电视接收机的用户,如果暂时不想更换成数字电视接收机,可以购买一个STB(机顶盒),将数字信号变成模拟信号。”这就潜移默化地重新定位了数字电视的概念—既可用于HDTV、亦可用于SDTV。但10年后的2006年,FCC又非常详细地定义了数字电视及其规范要求,确定了美国的广播电视,“必须为美国任何处于ITU-R3级NTSC接收地区的固定接收者,提供可靠的19.39Mb/s的HDTV服务”。
由此可以看出,一是美国不仅仅是数字电视的转换,而且是HDTV的转换,是“一步头”将原来模拟标清转换成HDTV的两个同时转换,以确保其在电视业的领头羊地位。二是当今的市场和社会需求告诉我们,随着数字压缩技术及编解码技术的提高,HDTV系统建设成本的降低,HDTV已经成为指日可待的现实。
2.我国数字电视推广中的两大蹩端
我国的数字电视的发展是从有线电视入手的,2003年开始启动,推进的方式可讲是百花齐放,有政府行政推动和市场运行等,由于有线数字电视传送的节目,是将各省市卫视节目接收后转成SDTV传送,其节目内容和图像质量比模拟的有线电视高不了多少,对广大用户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发展道路不可谓不曲折。
欧洲有一个面积只有33.8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30万的小国叫芬兰,在2007年9月1日凌晨,该国的5个模拟电视频道全部关闭,转为数字电视频道。同时,又有7个新的数字电视频道开始在全国播出。
芬兰数字电视全面化的成功,主要是因为高清和交互两个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对我国有很大借鉴意义,而高清和交互正是我国数字电视推广普及的两大软肋。
我国目前采取的数字电视技术方案和芬兰有不少相同之处。如:有线数字电视标和卫星数字电视都是采用欧洲DVB-C和DVB-S标准,STB的趋势也是机卡分离。而我国只是一味地标榜“无广告+优质节目”,却不敢说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是HDTV。事实上,自从2005年9月1日,我国第一个央视HDTV频道在杭州落地试播之后,真正的HDTV频道寥寥无几。目前,仅有的央视和上海文广“新视觉”这两个HDTV频道,又都定位于高端,并非是普通用户消费得起的。
而在芬兰,电视台播放的HDTV节目是最受欢迎的,原因是许多HDTV节目免费收看,这不但吸引了广大的电视用户收看HDTV的热情,而且又推动了数字电视的发展。
另外,我国HDTV市场认证标准比较混乱,尽管早在2005年4月,国家信息产业部就已经组织制定并正式发布了《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术语》等25项电子行业标准,但混乱的现状至今并没有改变。“全高清”、“高清信号”、“1080p”等概念依旧充斥着整个市场。加之国内数字电视知识普及的滞后,广大的消费者对数字电视机的技术标准并没有准确的认识,由此产生了SDTV与伪数字电视冒充HDTV的情况…。
实际上,美国早在6年前就提出:“HDTV全面替代传统的模拟电视。”2007年年底美国出台的《数字电视传输和公共安全》法令中规定,“从2009年2月17日起,美国境内的所有广播电视机构,只能播出数字信号的广播电视节目。”这意味着美国电视节目播放的全面数字化已经有了明确的时间表。从传统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在美国经历了5至6年的讨论,反对者大都认为这种转换会增加消费者更换设备的费用。不过,由于HDTV图像质量非常好以及其系统价格的下降,还是得到了广大消费者支持。
目前,美国国内已经有1500万电视用户购买了HDTV机收看HDTV节目,占全部有线电视用户的1/4。由于HDTV机售价不断下滑,从2006年开始,美国HDTV机的销售量首次超过了传统的电视机。据美国消费电子协会的预测:“到2009年,HDTV机的销售量这个数有望达到5000万以上。”这就意味着,全球彩电市场将迅速出现新的市场空间,HDTV机将成为主角。
在我国,自2007年1月1日,央视HDTV频道正式推出,目前,已在上海、杭州等43个大中城市推广。可以预见:到2010年,具有清晰度高、节目可以互动等优点的数字电视将在我国市级以上城市基本普及。
二. 数字电视的未来是交互
1.我国交互数字电视(iTV)的发展情况
交互数字电视(iTV)在我国已经不再是概念上的东西。作为一项有着巨大市场空间的电视增值业务,它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着各个与电视相关的行业涉足其中。
1998年,香港电信开通的“iTV”,通过一个光纤网络向用户提供交互式业务服务;
2002年,台湾中华电信通过ADSL开通了一项VOD服务。
目前,除了央视CCTVsi外,各地方台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iTV业务。自从央视2001年率先对九运会进行iTV试播并取得良好效果以来,iTV热潮便迅速波及国内整个电视界,继对韩日世界杯进行了iTV转播后,央视从2002年9月29日到10月14日又对釜山亚运会进行了iTV转播,促使国内的iTV市场再度升温。
2002年9月28日,上海在全市已完成有线电视网双向改造或使用860MHz宽带新网的160万用户中,开通iTV;
2002年10月1日,“福建有线互动电视”在泉州亮相;
2003年1月,重庆广播电视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和贵州天广有线网络公司,相继开通了iTV;
2003年3月,英卓全互动的iTV在浙江杭州开通;
2003年上半年,广东有线网进行了iTV的播出。
2.我国交互数字电视(iTV)面临的困难及推进策略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数字电视平移工作都在进行之中,并且进展速度很快,有的甚至已经完全平移。平移整转基本上都带有数据广播,并在数据广播上开展以网页为主的信息发布业务(如:阳光政务,生活信息等)。但在已平移的地区中,大多数用的是单向的STB。当然也有在双向网络上,推广VOD系统,尝试经营VOD业务。其结果,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数字电视节目数增多了;抱怨的是数字电视的一些功能,没有派上用场,如:EPG没有人看,数据广播更是无人光顾;台数增多,更是让用户不知所措,节目已经够丰富了,增加的付费频道,NVOD点播似乎对用户没有什么吸引力。同时,按键增多,界面操作复杂,反而给很多用户带来麻烦,很多人干脆就不看数字电视。对于用户来讲,数字电视给用户带来的实际价值基本上等于零,对于运营商来讲,除了提高每个月的收视费之外,其他业务增值很少。
如果说HDTV标准的混乱让我国的数字电视“不好看”,那么交互性的不足让我国的数字电视“不好用”。
通过认真的观察分析,可以发现,我们广电人都把技术等同于业务了,导致了数据广播搞数据,VOD搞点播。沿着这个思路去发展业务,结果导致了事倍功半,增值艰难。因为技术与业务本来就不是一回事。但是,如果我们从另外一种角度去分析问题,把技术和业务分得开一些,从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这两个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出发,把业务的出发点放在用户到底真正想要什么,深入基层、深入用户,与用户面对面地进行交谈,听取最真实的声音,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弄清楚用户最需要什么。然后把这些技术服务到用户真正想要的业务上去,也许会带来另一种效果。
只有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问题,帮他们把碰到的问题解决掉,利用本身具有的技术,理解用户体验,引导用户看想看的电视,让用户更多的参与电视节目,参与电视互动,进而从中挖掘相应的商机,也许会给我们广电带来另外的惊喜。
3.数字电视要从根本上颠覆传统电视,必须加速发展iTV,只有这样,广大的用户才能真正体会到数字电视带来的各种好处。
美国的iTV剧《兄弟连》中,用户在看电视的同时,可以通过节目关联的数据,查询影片涉及的相关知识,如历史背景、军衔知识、武器知识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观众一方面在不知不觉中对军队相关的知识,对二战的历史增加了更多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加强了观众对剧情兴趣。在国外,类似于这样的iTV非常多,国内也有运营商策划过类似的业务和技术方案。
在芬兰,有不少专门从事数字电视交互技术开发公司。比如芬兰Ortikon交互公司就是全球首个推出iTV功能模块(包括一个DTV门户一种电视商务应用、实况聊天和电子邮件)的科技公司。目前,芬兰的3KTV有线公司(服务28万户家庭)和Vaasa电话公司(服务7.6万户家庭),都采用了这种数字功能模块。
芬兰的数字电视提供的交互很多,从天气预报这样的公共资讯,到快餐送货上门的商业服务,再到信息查询的网络搜索,可以说是是非常丰富。在芬兰,不仅是大型企业与数字电视密切结合,提供各项业务,甚至一些小的公司都积极在数字电视这个平台上开拓业务,为消费者提供不少交互手段。
但是,反观国内数字电视现状,相比各大电视台在付费电视频道方面的积极推进,交互性业务方面特别缺乏。除了视频点播和天气预报等简单的资讯外,大多数城市的数字电视服务并没有给用户带来多少“电视”之外享受,当然杭州除外。
杭州模式融合了HFC网络和采用“广播、交互”二合一形式的STB,开创了双向交互数字电视模式,但并不具有推广的潜力,因为这种模式只适合用于已经做好双向网改造的城市。由于目前国内已经实行的数字电视整体平移的城市大部分是单向网的改造,因此推动这些增值业务很是困难。当然,我们广电人也是有能力解决我国iTV的软肋,关键要看“够不够开放”。因为,网上炒股、远程教育等交互性的应用并不是广电部门能够独立解决的,必须要引入专业的合作伙伴。
纵观我们身边的现实生活,电信和互联网在双向上的业务模式和成功经验是最多最完善的,如今能够赚钱的业务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但不都是电信在做,简单一点讲,在创新的同时,广电人应该分析什么样的双向业务适合在广电网中跑起来,什么样的业务是老百姓喜欢搬到客厅来消费的。
iTV的运营应该说已经不仅仅是运营商的事情,运营商更多的是提供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和电信一样,会有越来越多的有实力的SP、CP参与进来。同样这对于广电的设备提供商或者是服务提供商来说也是一个机会。未来的数字电视运营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有实力的公司参与从技术产品到市场运营然后到资本合作。与广电网络运营商共同发展、一起成长。
三.“三网融合”将推进我国数字电视的全面发展
1.全球“三网融合”的“非对称准入”
“三网融合”作为一种技术发展趋势,已获得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关电信和广电之间如何准入,是采取“对称准入”还是“非对称准入”是一个关键性问题。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的是“非对称准入”,这种过程的表现形式主要侧重于广电进入电信行业。
1984年,英国在《有线电视与广播法》中,就已经“允许有线电视进入电话业务”。为了促进有线电视的发展,1990年《广播法》中规定英国“禁止电话公司提供全套电视服务,仅可以从事按需录像业务。”
德、法、西班牙等国都有类似规定,即“电信仅可以从事双向视频服务,不得从事广播方式的视频服务,否则被视为不正当竞争。”1995年初,德国电信试图与科奇集团和贝特斯曼合资成立广播公司,被欧洲委员会否决。
1996年,美国联邦《通信法》中明确:“允许有线电视公司经营电信业务,以保证电信行业的有效竞争。”此举得到世界各国的赞同,被认为是反电信垄断的一招好棋。
2000年4月,新加坡公告:“开放电信市场,允许有线电视公司开办电话业务。不允许电信公司开办有线电视业务。”
2.“三网融合”是数字化的归宿
数字化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开放融合、共赢和谐的发展理念。“三网融合”是一个将网络单元化的过程,各种网络形态将被统一在IP的大旗之下。对于已经建成运行的网络而言(如:有线电视网),意味着能够扩展出电话、接入互联网功能,对于未建成的网络而言,意味着未来只需要引入三个网络中的一个,就能实现电话、有线电视、互联网的功能,网络资源将得到充分的利用。
(1)数字化是“三网融合”的基础
由于数字电视信号传播和存储过程的不失真,便于计算机处理,这是模拟电视信号无法比拟的。更重要的是,当电视图像信号数字化之后,便能和声音、图片、动画等作为多媒体资料统一保存。多媒体资料可以与科学研究、语言文字等各种资料统一在一起,人们已习惯把这些统一存储的东西叫做“数据”。
实际上,数字化后的电视图像信号也是数据,只是数据量较大而已。“数据”是信息化的具体形式,似乎只是传输或保存电视图像信号的方式不同,然而,一旦广电网形成了IP的传输能力,就变成了另一张计算机互联网。如果电话网络也IP化,那么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将可以迅速走向融合。
(2)“三网融合”是网络功能的融合
在网络功能全面扩充的技术条件下,一个主体通过改造的网络,传统条件下同时从事电信传输与广电传输在经济上的障碍被突破了。于是出现了同一网络的多种利用,如:利用电信网提供交互式IPTV服务;利用广电网提供IP电话、视频会议等电信和互联网信息服务。这也是,有些国家对通信管理政策进行技术调整的理由所在。
实际上,三网中无论哪个网络经过改造,都既非传统意义上的广电网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电信网,而是一个功能更为复杂、多样的新型网络。这样的网络同时还可以提供互联网服务。可见,“三网融合”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使更多的人更方便地享受到声音、图像、文字、音视频等综合信息服务。一句话,“三网融合”是网络功能的融合。
3.“三网融合”与有线电视
目前以IP协议为基础的网间传送方式正在扩大其使用范围,这也正是互联网得以在很短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的融合也可以通过IP或类似方式进行,使不同的业务可以在不同的网上互联互通,这就会使三网的作用汇聚整合成一个整体。当然,业务内容传送的条件要符合政府的有关政策。这其中有线电视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1)有线电视网的规模状况
据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统计:2007年中旬,我国有3.62亿户家庭拥有电视机,有线电视用户达1.4亿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346.7万户,预计2010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规模将超过1亿户。并以每年600万户以上的速度增长,有线电视网络的里程超过了280万公里,已经形成了国家干线网与省级干线网和地县级本地网相连接的全国网络传输体系,形成了大约2000多亿的存量资产。统计表明,全国有线电视入户率已经达到35.48%,超过电话入户率的10%和计算机入户率的2.8%。
(2)有线电视的技术水平
与美国相比,我国有线电视的发展晚了近10年。从技术方面讲,我国在“八五”期间就将300MHz同轴网络系统逐步改造为450至550MHz的HFC网,目前,许多省市建成了750至860MHz的HFC宽带网。550MHz以上的入户带宽,正是信息高速公路所需要的带宽,是开展扩展业务和增殖业务的基础。欠缺的是全国范围内的国家主干网、省级干线网、市县分配网和接入网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尽管完成了分配网和接入网的HFC的建设,但尚未完成数字化改造和双向传输改造。
(3)有线电视的经营态势
第一,模式运营
我国的有线电视没有实行台网分离,由于各省、市、县的有线电视网基本都是自筹资金建立的,国家没有任何投资,所以,在运营方面地方的独立性很强。虽然1300多家有线电视台在基本业务方面几乎全部盈利,但由于实现全国网络的一体化连接尚有一定难度,还不能发挥规模优势和实现集约化经营。对即将迎来的广阔的市场机会和终于可以得到投资回报的美好预期,各自都有自己的打算。加之我国还相当严重地存在着计划经济的影响,表现在原有各系统间、网络间的运营对立,独享甚至垄断行业的管理模式仍对当前的发展有着不小的影响,这就使市场经济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出来。
第二,业务方面
目前,国内有线电视运行的是基本业务,扩展业务有了一些,增值业务、商业用户业务还处于实验阶段。但随着全国联网的实现和推出“台网分离”的经营模式,有线电视各项业务将会得到快速发展。据初步测算,在十一五的前三年内,我国有线电视的基本业务年收入可达1000亿元,而现在只有80亿元。根据国外经验,我国专业频道的扩展业务市场将在五年之后达到400亿左右,增值业务中的数据业务每年能产生1000亿元的效益。
(4)有线电视网络将再成市场热点
有线电视网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巨大的盈利空间,使得其投资价值在去年以来受到市场的一致青睐,自去年起,我国有20多家上市公司在投资三网方面先声夺人,部分公司已经获得了良好的收益。
目前一些网络投资将逐步收到良好的投资收益,预计将在今明两年对上市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可以大胆地说,下一轮我国股市热点将可能再次围绕有线电视网络和“三网融合”概念演变开来,其中东方明珠、北大青鸟、中信国安等潜力巨大。
(5)广电网的全国整合
广电总局自1999年开始,就在打造“天上一颗星,地上一张网”航母,那时“三网融合”的趋势已经明朗,电信、广电程度不同地觊觎着对方的业务。2000年,广电总局开始了统一全国有线电视网的努力,思路是地市网加入省网络公司,总局下属的全国干线网公司再参股省公司。结果第一步就困难重重,省地矛盾依旧,总局和省公司的关系也未理顺。通过市场手段实现整合的思路似乎得到了上上下下的认同,但所需的天文数字的资金却还没有着落。
(6)市场永远是正确的
近年来由于广电部门广告收入明显下降,加之宽带接入的迅速普及等原因,一些地方电视台已经突破上级主管部门的约束,主动与电信部门合作,在互联网和手机终端上开通实时电视节目等。
2004年5月31日,我国第一家IPTV—央视网络电视在北京开播。2004年8月8日和9月24日,IPTV又分别在上海和江苏落地。2004年12月23日,中国电信和上海文广也签约进行深度合作。此前,上海文广的角色不过是普通的内容提供商,现在已摇身变为“战略合作伙伴”。由此看来,市场永远是正确的,IPTV的开播,将是网络运营商和电视台的双赢甚至多赢。对于各地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公司而言,则是获得了介入ISP(互联网服务供应商)业务市场的契机。
4.“三网融合”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放眼世界各国,我国所面临的问题在其他很多国家都是存在的,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虽然问题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解决,却为“三网融合”的未来发展铺平了道路。以美国为例,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就已经允许了电信和有线电视运营商互相进入,同时,为了加快统一监管机构建设,成立了代表联邦政府监管电信业和广电业的FCC组织,通过一系列的法规,大大加强了政府管理力度。人们想象中的由于“三网融合”而带来的混乱没有出现,这样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幸运的是,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三网融合”对于未来我国通信界发展的作用,今年1月1日国办发布的《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办发 [2008]1号)文件,可以说为“三网融合”奠定了官方的论调。
站的再高一点,撇开三网,也就是从广大的用户角度来说,管他是CM、ADSL、五类线,谁先行一步,谁就可能有了市场。毕竟广电口袋里的钱是有限的,而且即使我们吃的是广电饭,我们的钱也未必都跟着我们姓广电。
在国家相应规范的条件下,我们有理由期盼一个具有功能齐全、服务完善、融合现代高科技的综合信息传输网络的实现,未来的世界会是精彩纷呈的网络新时代。可以坚信,有政府的宏观调控,有行业内的一系列的内部改革,“三网融合”真的是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四.结语
在全球数字化的浪潮的推动下,我国电视业进入一个更新换代时刻,2010年我国将全面转播数字电视节目,2015年全部停止模拟电视的转播,这意味着,现有模拟电视接收机将逐步被淘汰,而HDTV机将成为主流。因此现有的3.62亿台模拟电视机大部分将在2015年前更换为数字电视机。
为了更好地规范数字电视市场,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了数字电视各项技术标准;各大电视台也在不断地丰富数字电视节目内容,完成有线电视信号传输向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的转换速度,通过数字电视质量提升和数字电视节目内容不断丰富双管齐下,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必将步入高速成长的快车道。
从全球的角度观察,随着HDTV图像节目内容的大量涌现,大多数的广播运营商都在试图将服务内容向HDTV转移,许多地面和卫星广播运营商已经开始提供HDTV服务。就我国而言,虽然HDTV还没有精确的时间表,但今年的奥运会将是我国HDTV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让奥运转播见证中国电视的力量,关系到央视北京奥运节目转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推广HDTV不仅仅是一个趋势,而是迫在眉睫。
崇尚科学创新的理念,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聚焦行业的动态热点,CCBN凝结了全国广电行业的心血,肩负着广大广电人的愿望,正在走向成熟,走向世界,成为全行业领略世界广播影视最新进展的最佳舞台。在不懈的努力中,与生机无限的我国广电产业共同成长的CCBN,必将谱写出更加璀璨夺目的新篇章,我们期待大家共聚CCBN2008,祝愿CCBN2008圆满成功。 (DVOL本文转自:中国DV传媒 http://www.dv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