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DV动态 | 数码产品 | 视频采编 | 网站建设 |
【收藏DV】
  最近3月排行
·《等待大的》大的要来了,我先润了
·曼德拉效应
·备忘:无人机相关知识
·数字经济产业五大类
·投票决策中评委人数的选取逻辑
·《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办法》2025年新版
电视节目创新技法及应用
2008/8/5 15:03:22
 

  摘要:创新是电视传媒的永恒主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创新已经成为电视传媒生存的手段。本文主要从形态、内容及理念三个层面来分别论述电视节目创新的一些可行性方法与策略,并举例阐释了这些技法的具体运用。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广大电视行业从业者对电视节目创新的思考和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电视节目、创新技法

  Abstract: Creation is always an eternal topic of the TV industry. For the
more and more hot battles among TV stations, creation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trategies for survival in this industry. This essay presents several
available tactics from the angles of form, content and idea, and also develops
these ideas by practical examples, in order to make other practitioners to come
up with valuable opinions.

  Key Words: TV program、creation tactics

  西方电视美学家赫拉斯·纽肯默认为,尽管电视节目形态千变万化,但还是一种“配方式媒介”,“成功的电视配方被广为模仿……能够存在下来的配方一定是广有观众的”。“配方成了组织和界定世界的特殊方式”,而“每种(电视)类型都有它自己的价值系统……打破这种现实也就是创造一种新的配方。在某些情况下,这也就创造出一种新的电视艺术形式。” 既然是一种“配方式媒介”,那么如何创造新配方呢?是天马行空偶得之吗?虽然现在在业内,新节目的产生更多的还是依赖于编导们的灵感闪现,但是笔者认为,事实上,电视节目的创新是有章可循的。

  黑格尔认为,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借以表现出意蕴和特征的东西。本文中,笔者将由表及里,从形态、内容及理念三个层面来分别论述电视节目创新可行性方法与策略。

  一、理念创新

  作为电视节目,其创新的根本应该是理念的创新,形态和内容都是附着于理念的,是理念的具体化表现。

  文化理念的演变是循序渐进的。因此,“新老元素”相融,这种改良性的策略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新老元素”首先是指在产品层次上传统和现代文化的重新演绎和对新兴文化的精炼抽象。以《超级女声》为例,虽然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借鉴于“美国偶像”,但它却在借鉴的过程中对新兴文化的一系列鲜明特质进行了独到的抽象和演绎,特别是在比赛规则方面做得尤其出色。这些新兴文化特质给长久以来习惯按部就班、服从等级制度、评判标准单一化、凡事都讲求面子、老幼分明、宁可被动接受也不主动参与的中国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新鲜感和娱乐性。尤其是手机短信的互动性,给节目现场带来了真实的悬念,就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放置了一个随时可能实现的奇迹。这些都代表着“超级女声”产品创新的核心价值。它们绝非来自幸运的偶然。作为“超级女声”成功创新的现实背景,湖南六大省级电视台早在“超级女声”之前,就花费了近十年的时间和精力,对“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和“超级英雄”等节目进行探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制作经验,也积累了与电信和网络运营商合作的成功经验。 由于“超级女声”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较好地融会了湖南电视多年的本土化改造经验,电视表现上更为深入和细致,最终达到了较高的创新水准,才产生了“本土化全民娱乐”的轰动效果。

  又比如,东方卫视始终把“健康向上”作为娱乐节目创新的导引,避免了为搏收视率而出现的低俗化现象,获得观众和业内人士的赞扬。2006年《加油!好男儿》节目在选手选择上,藏族选手蒲巴甲的入选和其后的重点跟进;聋哑选手宋晓波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精神的表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员陈怡川的硬汉形象,都体现出节目的阳刚之气。在评委和嘉宾的选择上,先后邀请到世界冠军“飞人”刘翔、“申奥大使”杨澜、足球教练徐根宝、著名电影人吴思远等杰出人士,杜绝了麻辣评委的出现。在节目主题的策划上,“决战未来”的航天科幻秀,展示好男儿对科学真知的渴求,对未来世界的向往;以军旅为主题的“激情燃烧夜”诠释当代军人健康向上的新时代风貌;以爱心慈善为主题“如果爱”,浓浓爱意与残酷竞争并存。

  二、形态创新——组合创新法

  人类所进行的各种创造活动,大部分是利用前人已有的成果进行增减组合,如果从而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奇事物,便是“创新”。在创造学中,所谓的组合创新法,正是将原有的某些事物联合起来产生新事物的创新策略。这种技法同样可以用来进行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常用的组合法有同物自组、异类组合、主体附加和信息交汇法等。笔者将用实际例子来着重说明同物自组法和异类组合法在电视节目创新过程是如何运用的。

  1.同物自组:跨节目形态

  同物自组就是把同一类物品组合在一起来得到新的产品。美国人把俄国的伏特加、法国的香槟、意大利的葡萄酒、德国人的威士忌……兑到一起,举杯说“这叫鸡尾酒,它体现了美国的精神——综合就是创造”,这是同物自组的典型例子。电视节目也可以进行类似的同物自组,从而产生新的节目形态。

  真人秀:记录片+综艺娱乐

  比如真人秀节目就是打破了新闻、纪录片等真实的电视节目与电视剧等虚拟的电视节目之间的界限,是纪实类节目和综艺娱乐节目两类节目的综合体。现在,“真人秀”节目已经风靡世界,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

  名师高徒:“明星”娱乐+“民星”娱乐

  从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到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电视选秀节目的热潮已经从平民娱乐向明星竞艺蔓延, “明星效应”也一度让节目的关注度大大提升。然而从电视台的经济效益角度考虑,明星竞赛节目和平民选秀则各有所长,毕竟是两者的受众群是不同的。对于一个平民选手来说,从最初参赛到最终胜出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观众在整个过程中有着强烈的参与感,在观众心目中,他(她)就是平民英雄,因此慷慨解囊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而看明星PK,大多数观众从一开始就是抱着看笑话、看热闹的心态,支持者也只是保持在明星固定的粉丝群,不会像平民选手的粉丝那样滚雪球般越变越大,在短信支持方面明星竞赛也比不过平民选秀。 而江苏卫视推出的《名师高徒》,可以说巧妙地组合了“明星”和“民星”,既用明星来加强关注度,又以平民选手来巩固短信支持,一举两得的创新之举颇具匠心。

  2.异类组合:跨媒体形式与跨艺术形式

  异类组合就是将不同类型的物品组合在一起产生新的事物。电视节目的异类组合可以分为跨媒体形式和跨艺术形式两种。

  1)跨媒体形式

  众所周知,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是四大主要媒体形式。而这几种媒体之间其实并没有不可逾越的边界。当一档电视节目跨越媒体形式的分界,就有可能成为创新之举。

  有报天天读:电视+报纸

  凤凰卫视2003年推出的《有报天天读》节目,正是打破传媒类型壁垒,在采、编、播上独运匠心的经典之作。《有报天天读》以全球主流的媒体和重要报纸、杂志的最新信息和精华焦点为信息来源,经过主持人对新闻的采集消化和融会贯通,使得原本严肃、紧迫的读报新闻变得节奏明快,生动活泼。

  如果说跨媒体组合打破了各种传媒产品之间的界限,那么跨艺术形式的组合则更进一层,穿越了各种精神文化产品之间的壁垒。中国形式多样的传统艺术是我们精神文化产品之中的瑰宝,有着丰富的营养和价值,是电视节目创新的灵感源泉。说书、评弹、戏剧、杂技、文学等等,把这些艺术形式的某些元素或特征与电视节目相融合,往往能创制出别有新意的节目形态来。

  2)跨艺术形式

  百家讲坛:社教节目+说书

  社教节目的一贯风格严肃拘谨,说教意味浓重,很难成为收视率高的品牌节目。《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于2001年7月9日开播的汇集名家名师的讲座式栏目,在开办初期,这档在午间和深夜播出的以传承传统文化、讲授现代文明为主旨的栏目并没受到观众的喜爱。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分析,《百家讲坛》积极创新,很好地把握了“三品”与“流行”之间的契合点。节目的选题与内容设计具有戏剧性,学者以说书的风格来进行讲授,使得科教节目变成大众所能接受和喜爱的文化产品,品牌知名度迅速扩大。

  拍案说法:法制节目+说书

  与说书艺术结合的另一典型是《拍案说法》。2000年6月重庆电视台推出大型日播全景式法制节目《拍案说法》,以纪实手法展示案发现场,追踪报道案件的侦破与庭审过程,并让知情人参与拍摄演绎精彩案例。主持人则以说书人身份引领观众进入法制世界,在展现真实案例的同时将其中包含的法理凸现出来,从而达到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制精神的目的。该节目自2000年6月19日开播以来,赢得了市内外的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和好评,在全国的法制节目中极具影响力。

  非常有戏:娱乐节目+戏剧

  长久以来,传统的戏曲艺术被电视等新锐媒体和各种娱乐形式挤压到边缘的地位。由东方卫视制作的《非常有戏》,是一档将中国传统的戏曲以现代电视的包装制作推到前台的真人秀节目。从今年年初至四月下旬,东方卫视和新娱乐先后邀请了两岸三地共60多位影视明星以参赛选手或表演嘉宾的身份参加《非常有戏》的明星选秀活动,同时邀请100多位戏曲名家担任评委,并当场献艺,从而吸引青年人对中国戏曲产生兴趣。《非常有戏》播出之后达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几乎在一夜间一扫传统戏曲曲高和寡的尴尬现状,一举超越强档电视剧和其他电视节目,达到2.5%的高收视率,成为东方卫视的收视冠军,这个成绩也是东方卫视和戏剧频道黄金时段节目平均收视的5倍。

  归纳起来,如下图所示,电视节目的组合创新可以从跨节目形态、跨媒体手段和跨艺术形式这三个层面着眼寻找突破口。越过边界,往往就产生想象力。
  三、内容创新——特性列举法

  节目创新的另一切入点是节目的内容。特性列举法就是通过对某一创新对象的特性进行列举分析展开联想,用一览表的方式帮助思考,然后探讨能否改变某些特性从而完成创造性构思。这种方法着眼于局部,特别适用于解决较具体的问题,因此在电视节目内容创新方面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电视节目的特性,主要可以从电视节目的元素入手,比如:主题、规则、参与者、情境、舞美等等。

  1.题材创新

  题材,就是构成具体节目的材料。它直接决定着栏目的传播内容。2006年,表演秀节目在题材选择上更加丰富多彩,出现了上海东方卫视推出的以舞蹈表演为主的《舞林大会》、深圳卫视推出的以武术表演为主的《功夫明星》等各类表演秀节目。北京电视台为重拍电视剧《红楼梦》而举办的“红楼梦中人”全球华人选秀活动是2006年度规模最大的一次主流文化事件。该活动把中国经典名著作为选秀的主题,赋以了选秀节目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该活动的电视节目每周定期在北京卫视播出,不但创下黄金时段的收视高点(北京赛区决赛一场的收视率达到9.2%),还掀起了读《红楼梦》、学红学知识、重温老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文化热潮。

  2.表现内容创新

  北京电视台为重拍电视剧《红楼梦》而举办的“红楼梦中人”全球华人选秀活动把中国经典名著与火爆的选秀形式嫁接起来,赋以选秀节目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该活动的电视节目每周定期在北京卫视播出,创下黄金时段的收视高点,北京赛区决赛一场的收视率达到9.2%。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也重温了巨著中的经典故事,受到了一次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红楼梦中人”活动开展数月来,人们对重拍《红楼梦》的态度也经历了从质疑、担心到热切关注、踊跃参与的转变。随之升温的还有读《红楼梦》、学红学知识、重温老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热潮。

  3.超级女声:规则创新

  “无门槛参与(海选)”、“非专业竞争(演唱不分流派)”、“集体公判(参赛选区的入围选手现场裁决)”、“直面失败(个人PK)”、“全龄娱乐(不分老幼)”和“虚拟现场(手机短信投票)”等等,《超级女声》节目之所以如此成功进而成为国内表演类真人秀节目竞相模仿的典范,与这些规则上的创新是分不开的。“海选”“PK”这些词甚至成为了人尽皆知的专有名词,可见其是多么深入人心。

  4.舞林大会:参与者创新

  《舞林大会》借鉴了美国的《与明星共舞》。但是节目第一季把明星换成了主持人,可以说是创造性地利用了电视台自身的独占性资源,不但解决了明星难请并且出场费昂贵的问题,而且在充分利用自有资源的同时,也充分利用了目标受众——上海观众的特殊性,让人拍案叫绝。节目主持人虽然不像大牌明星那样身价不菲,但是因为他们以往在媒介上的曝光率高,亲和力大,并在受众心目中有特定的形象定位,一旦这些广为观众所熟悉的主持人展现出不同以往的另一面,对于受众来说,他们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甚至可以超过明星。而当这个节目在上海获得强烈反响之后,其影响力辐射到全国各地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同时,节目已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具有优势富集能力的平台,反过来足以吸引众多明星蜂拥而至成为他们第二季的主力军。

  5.幸存者:情境创新

  《幸存者》节目开播当年,即达到美国夏季节目收视率的新高,不仅打败了美国广播公司的益智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也创下了CBS在该时段13年来的收视记录。“荒岛”这个冒险刺激的自然环境的设置,功不可没。《幸存者I》将游戏的大背景锁定在南中国海上的神秘孤岛普罗提加(Pulau Tiga),充满原始风情的异域之邦。除了选择海洋孤岛作为游戏的大环境(背景),《幸存者I》还营造了一系列充满原始风情的小场景,作为整个游戏具体环节的“小环境”,如日常起居的草屋,作为部落大会会场的“溶洞”,各个挑战大赛的场地等。所有这些“人”与“自然”的最原始接触,仿佛带着观众回到了人类发展的童年时代,成为了该节目最大的看点。

  6.我型我秀:舞美创新

  《雪碧我型我秀》总决赛舞台设计耗费巨资、豪华专业、独具匠心。设于上海大舞台的总决赛舞台被设置成环状,现场观众可从各个角度欣赏选手和明星艺人们的精彩演出;而由美、日专业团队加盟的舞台设计和镭射灯光,体现酒吧风格,带给观众们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可以说是为其目标受众群——年轻一代量身定做的。

  四、移植创新法

  移植的原意是指把播种在苗床的秧苗移至大田或它处栽种;而创造学中的移植法,是指把某一领域中已经发展相对成熟的原理、结构、材料等移植到新的载体,用以变革和创造新事物,使其脱颖而出。作为创新者,如果善于异域走马,往往比局限在自己所处领域冥思苦想更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么,在电视节目创新中,如何应用移植创新法呢?

  1.现实—节目:结构移植

  结构移植是指将某种事物的结构形式和结构特征向另一个事物移植,以产生新的事物。现实生活是电视节目创作的源泉。我们可以把现实生活中某种活动的过程,比如招聘等等,在电视上予以再现,从而产生新的节目。

  《绝对挑战》是2003年央视二套节目改版后推出的一档大型人力资源节目。它把求职现场搬进演播室,通过电视节目把人才求职、单位招聘、竞争上岗等过程真实地展现给电视机前的观众 。节目一经播出,就深受观众欢迎。然而,结构移植并不是一个原样照搬的过程。“如何将求职过程电视化”,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据央视经济频道节目副总监王进的介绍,前期的策划工作经过了细致的调查论证,把基本想法细化为60多个问题,并委托专业调查公司进行了广泛的受众调查与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还邀请了许多电视专家、人力资源专家参与完善了策划理念。希望保证节目能在重现复杂紧张的求职过程的同时,充分照顾到电视的传播需求。

  2.活动—节目:原理移植

  原理移植是指把某事物的原理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就电视节目创新来说,比如,一次活动的成功经验就可以发展成为一档固定的节目。

  “财富论坛”到“对话”

  1999年,《财富》全球论坛首次在中国的上海举办。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的精诚合作,在一个多月的精心筹备之后,展开了《财富》全球论坛的特别报道,先后有17位国内外著名企业家参加了12场《财富对话》节目的制作。世界财富巨头与中国企业首脑展开一场平等对话,共同的话题是“中国企业国际化”与“全球经济本地化”。从这个活动获得了灵感,中央电视台经济部的《对话》栏目2000年7月应运而生。

  3.节目—节目:系类移植

  系类移植是指当开发出一种新产品时,将这种产品就近转用,从而开发出一系列新产品。品牌电视栏目都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开发、投入和生长期,而通过老栏目对新栏目的孵化,可以很快成就一个新的品牌栏目。

  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获得喜人成绩之后,东方卫视紧接着推出了《非常有戏》、《明星大练冰》、“新娱乐慈善群星会”以及“新娱乐华语主持人论坛”,可以说是把“群星会”的理念进行了成功的系类移植。

  电视节目创新技法还有很多,我们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对广大电视工作者有所启发、帮助和参考。

  (作者谢耘耕、戴晔分别系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媒体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研究生, 原载《新闻界》杂志2007年04期)

  参考文献

  [1] 刘昌明,赵传栋主编.创新学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2] 王彩平. 电视节目形态创新方式探究.声屏世界2005年第8期

  [3] 刘普亮.现实的电视化与电视化的现实——《绝对挑战》节目评析.《中国电视》2004年07期

  [4] 关于《绝对挑战》.现代传播2004年02期

  [5] 欧文·拉兹洛著,戴侃、辛未译.《多种文化的星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DVOL本文转自:中国DV传媒 http://www.dvol.cn)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手机烟台(mYantai)
 作者:谢耘耕 戴晔    来源:人民网   

 

  上一篇:国外网络媒体经营遭遇的三大现实悖论
  下一篇:美国报业危机与复苏之道
      更多...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数码在线网站 DV OnLine©  鲁ICP备120163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