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DV动态 | 数码产品 | 视频采编 | 网站建设 |
【收藏DV】
  最近3月排行
·投票决策中评委人数的选取逻辑
·《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办法》2025年新版
闾丘露薇:我们对体育尊重吗
2008/8/23 15:39:55
 

  我是在上海长大的,读中学的时候班上有几个走读的同学,他们之所以能够进入我们这所全国重点的中学,是因为他们是校队的短跑运动员,可以加分。说实话,对于这些体育特长生,大家多少有点看不起。因为要进入这所学校,大家都经过考试,靠的是脑子而非四肢。

  不过和那些进入体校的同龄人相比,体育特长生已经算幸运了。他们进了重点中学,考大学还可以加分,进入大学学习,从此改变人生。而体校孩子的惟一出路,就是当运动员,在竞技场上一争高下。

  也正因此,家长不愿意把孩子送入体校,送孩子进体校也是不得已的选择。因为觉得孩子实在是无心向学,当运动员也算是有一技之长,万一真的出了成绩,也算是能够出人头地。

  这差不多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这几年,出了成绩的运动员,随着中国社会的急速市场化和商业化,和娱乐明星一样成为了广告界的宠儿,大众的偶像。成为世界冠军、奥运冠军,意味着收入的增加。体育明星不再会靠变卖金牌,或者当搓澡工来维持生活了。正是因为这样,冠军梦激励着无数年轻的运动员,因为奖牌已不单纯是荣誉。

  但是这样的动力,我不知道有多少是出于对运动本身的热爱。如果仅仅是因为金牌梦的激励,那算不上一种事业。就算我们有再多有能力取得金牌的运动员,我们依然不是一个热爱体育的国家,尊重运动员的社会,依然不是一个体育大国。

  要让运动真正得到尊重,就需要抛弃对于金牌或者奖牌的迷恋。我们鼓励人们成为运动员,不是他们能夺得金牌,能向世界证明我们的实力和能力,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对于运动的痴迷和喜爱,还有他们的运动天赋。当运动员不该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不应该是用青春对未来所作的赌博。

  对于运动员们来说,比赛给他们提供一个竞技的平台,是一种事业,除了运动,他们生活中还有其他的东西,其他的乐趣。他们争取夺标的荣耀,更享受训练和比赛所带来的无限的乐趣。
(DVOL本文转自:中国DV传媒 http://www.dvol.cn)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手机烟台(mYantai)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CCTV山寨机调查后续:改写了中国手机业命运
  下一篇:陈从容:离开分众传媒的女首席运营官
      更多...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数码在线网站 DV OnLine©  鲁ICP备120163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