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DV动态 | 数码产品 | 视频采编 | 网站建设 |
【收藏DV】
  最近3月排行
·投票决策中评委人数的选取逻辑
·《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办法》2025年新版
携号转网坚冰已破 非对称削弱用户选择权
2008/9/24 16:30:40
 

手机可以携号转网了?近日,深圳、天津将进行携号转网试点的消息被媒体捅了出来,瞬间放大成了一条大新闻。可不是嘛,老百姓对携号转网盼了多少年了,虽说眼下只是在两个城市搞试点,但这至少表明政策已经松动,坚冰已经开始消融。

或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带上自己的手机号码,自由地去投奔新“东家”了。

且慢!需要补充的是,这次的试点据说是非对称携号转网。所谓“非对称”,也就是,移动的用户可以携号转网到联通、电信的手机网络,反之则不行。

这样的“歧视”政策,难道是专门针对中国移动的吗?据说,政府采取非对称管制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扶持联通、电信相对弱势的手机业务,遏制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趋势继续蔓延。监管层和业内专家都担心,如果允许自由携号转网的话,移动的流入用户可能会多于流出用户,从而加剧市场的失衡格局。

首先声明,我是坚决拥护携号转网政策的,毕竟,它会刺激运营商采取更多的措施挽留老用户、吸引新用户,从而激活市场的竞争。但是,对于非对称携号转网,我却持保留意见。

移动的用户可以携号转到联通,凭什么联通的用户就不能把号码转到移动呢?这样的非对称管制,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是劫富济贫,压制移动;但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它却在维护一部分用户利益的同时,损害了另一部分用户的权利。

实施携号转网的初衷,应该是为了方便用户,更好地保障他们自由选择运营商的权利。倘若采取非对称限制,肯定会牺牲一部分用户的权利。倘若别人是移动用户,他能转到联通来;我是联通的用户,我就不可以携号转到移动,这显然有失公平,多多少少有点“唯出身论”的感觉。

我这么讲,肯定会有人跳起来说:你这是替中国移动说话,枪手!实际上,非对称管制有很多措施,为了中国电信市场的长远发展,我也赞成对弱势运营商采取更多的政策倾斜;扶持弱势运营商也有很多办法,比如在投资上给予扶持,实行差异化的资费政策,甚至在3G牌照发放上区别对待。这些政策相信都会对改变电信运营市场的一家独大起到作用,可为什么偏要牺牲一部分用户的权利,在携号转网上做文章呢?

如果说,监管部门酝酿非对称携号转网政策的初衷,本身只是为了在企业间“抑强扶弱”,而不是为了维护用户的选择权。那么,我只能说,这样的出发点是本末倒置的。因为,“抑强扶弱”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竞争,避免垄断,最终还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DVOL本文转自:中国DV传媒 http://www.dvol.cn)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手机烟台(mYantai)
 来源:南方日报   

 

  上一篇:网上观赛,四招克服“眼疲劳”
  下一篇:湖南卫视“快男超女”转战网络
      更多...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数码在线网站 DV OnLine©  鲁ICP备120163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