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DV动态 | 数码产品 | 视频采编 | 网站建设 |
【收藏DV】
  最近3月排行
·《等待大的》大的要来了,我先润了
·曼德拉效应
·备忘:无人机相关知识
·数字经济产业五大类
·投票决策中评委人数的选取逻辑
·《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办法》2025年新版
民营电视公司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2008/11/2 23:48:57
 

  从1994年第一家民间电视机构——嘉实广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至今,中国民营电视业经过了14年的历程。尽管民营电视公司一直没能成为电视制作的主力军,但民间电视制作力量却一直在悄然增加,并形成了一定规模。据推测,目前在电视台播放的各类电视节目中,有80%来自市场,非新闻节目所占的份额可能更大些。在这80%的市场份额中,民营电视公司占了很大的一块。像近年来的《欢乐总动员》、《娱乐现场》、《环球影视》等名牌栏目,都出自民营电视公司之手。在北京就有1000多家民营电视制作公司,比较有名的如光线传媒、欢乐传媒、银汉传播、唐龙传媒等。这些公司都是以制作各类电视节目为主营业务,本文将要探讨的就是这些民营电视公司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策略。

  喜忧参半的生存环境

  中国是一个电视大国,目前全国有将近3600个频道,但却出现了可选的频道很多、可看的节目很少的怪现象。频道资源扩充和节目资源不足形成矛盾,因此,催生了民间电视制作公司的崛起。但是,在这个善于制造快乐的行业里,民营电视公司的经营者们却不怎么快乐。

  近两三年来,民营电视制作公司的生存状况并没有随着中国电视行业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反倒日益陷入困局。先驱“嘉实”被迫改行,大腕“唐龙”的时政节目被“叫停”,“日子可能最好过的”光线也不得不随着电视台的改版搬迁播出平台。在近几年的电视交易会上,几乎没有新的电视公司推出新电视栏目,交易清淡。种种迹象表明,民营电视正面临巨大危机。

  现阶段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制播交换存在障碍

  虽然制播分离是一个发展趋势,但现在的问题是,在关注制播分离的同时,更要关注“制播交换”的问题,也就是制作方(民营电视公司)与播出方(电视台)如何公平合理地实现电视节目这种“商品”的交易。现在国内电视市场存在一种“双饥饿现象”,一方面是两千多个频道需要补充,这是频道对节目的“饥饿”;而另一方面是数不清的各类节目制作公司制作能力的相对过剩,生存出现困难,这是对播出时间的“饥饿”。需求与供给只差一步之遥,那么,制播交换中的障碍何在呢?

  1.电视产品验收的单向优势

  在我国,电视台归国家所有,是国有媒体。播出什么,不播出什么,电视台具有决定权,节目制作公司交送的节目内容必须由电视台验收合格才能播出,这是合理、正常而必须履行的程序。但由于把关者的判断标准是主观的,而且可能随时变化,所以,民营节目制作公司十分被动。对电视台来说,首先是获得政策指导的渠道更及时更广泛,需要做什么,需要播什么,宣传政策的要求会十分明确,但是民营制作公司一般很难得到这样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经常就是把关者审查节目时作出“生死判断”的依据。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体制内的电视台比体制外的制作公司在节目运行中对节目的控制性更强,安全系数更高。其次,“把关成本”的承受力是不一样的。对电视台来说,一个节目在审看过程中被否定了,只是一个节目不播了,大部分成本都由电视台承担,已经生成的经费并不会让参与节目的个人来分摊;但对民营节目制作公司来说,其付出的成本将是巨大的、不可挽回的。

  2.赢利模式的单一性

  目前,我国电视媒体的赢利模式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依靠广告。在社会化的电视节目市场中,除电视剧和部分国外进口的专题片之外,绝大部分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的专题片或专栏性节目,都是以带贴片广告的方式在各级电视台播出的。这就是说,民营电视公司的赢利方式与电视台的赢利方式完全相同,都是在你死我活的广告市场竞争,这无疑是虎口夺食。在这种单一的广告赢利模式下,为了自己的利益,各个电视台不可能把黄金频道和黄金时间段交给民营公司,同时也不会把容易拉到广告的节目形态交给民营公司。所以,民营公司在电视台争到的一般都是“下脚料”或拾遗补缺的时间段。在这样的条件下,民营公司很难拉到贴片广告,自然也就很难实现赢利。

  为了生存,民营电视制作公司只能“咬牙”接受一些苛刻的规定,市场规则的缺席在交易层面上给民营电视制作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创新能力不足,无力跟随电视发展趋势

  2005年,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发生巨大转变,国内真人秀节目快速崛起。《超级女声》、《梦想中国》和《莱卡我型我秀》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而民营电视公司却在这一场变革中缺席,不仅未能预见这一市场变化,而且也没能及时跟进,因而在这一场娱乐大战中“集体失语”。

  究其原因,与民营电视公司自身创新能力不足有关。民营电视公司缺少优秀的人才团队,研发力量弱,制作理念又相对滞后,无法对节目形态进行必要的创新与变革,不能准确把握电视节目市场的走向和需求,错失发展的有利时机,导致其在娱乐节目升级过程中缺席。2006年,一些民营电视公司虽然也意识到真人秀节目的广大市场前景,并予以跟进,推出自制的真人秀节目,如欢乐传媒的《雅芳星计划》,试图抢占真人秀市场份额。但是,由于民营电视公司的资源不足,在经济实力、制作团队、社会资源方面缺少竞争力,缺少后发跟进的实力,在未占先机的前提下,不但赶不上央视、上海文广和湖南卫视,甚至不如一些省市级电视台。

  (三)缺乏管理人才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民营电视机构的掌门人和主要管理人员出身于传统媒体,他们充满了文化理想,做节目很专业,为民营电视公司带来了很多优秀节目。但是,对于现阶段的民营电视机构来说,最需要的是既懂经营管理又了解电视制作方式的人才。现在不少民营公司的管理者还把公司当成一个传统的电视台来经营管理,这显然是不适应的。由一个优秀的节目制作人转变为一个成功的公司策划管理人,显然还需要一个适应和磨合的过程。

  路在何方

  在狭窄缝隙里生存了十多年的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现在必须为自己的未来进行新一轮的拼搏。虽然在艰难地完成了基本的积累后,生产和资本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面对眼下存在的种种困难,民营电视公司该如何应对,以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一) 成立行业协会,参与制定行业规则

  民营公司要想取得平等的地位,就应该联合起来,成立行业协会,统一行动,形成更大的合力,只有这样,才能有实力有资格与电视台、甚至行业管理者一起制定出有利于各方、有利于电视节目市场发展的政策和规则。

  (二) 增加融资渠道,实行资本运作

  电视节目制作业是一个非常专业化的行业,设备、人员等等都需要相当的专业性,生产过程需要高额的资本投入。因为回报的周期比较长,资本不足的问题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就显得十分突出。民营公司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增加融资渠道,实行资本运作。眼下,和国内的风险投资商合作比较现实。通过规范的股份化改造,不光可以解决目前的资金危机,还可以优化管理结构,使人财物资源实现合理配置。擅长做节目内容的,就专门负责节目内容制作;擅长产品营销的就专门负责产品营销,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能。

  国家广电总局44号令的实施,允许外资入股国内广播电视制作产业,开启了节目制作领域中外资本合作时代。①这是民营公司迅速发展的一个机遇。境外媒体的优势在于强大的产业运作能力与资本实力,支持系统和广告售后服务等也有成熟的经验,民营电视公司的优势在于了解国内市场,机制灵活。在政策规定与市场准入的限制下,民营电视公司和境外媒体合作将是双赢的战略选择。

  (三)节目生产制作的专业化和多元化

  从生产的角度考虑,民营电视制作公司应该考虑节目生产制作的专业化和多元化。这是一个看似矛盾的命题,其实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多元化是指节目类型上的多样和丰富,有替代产品和选择性产品(不能只是一个品种),以此来化解或缓解竞争压力。专业化是指对于每一个类型的节目生产要形成专门的流水线式的操作模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要求民营电视制作公司能够不断带来新的节目类型,能够不断提高节目生产的规模化程度,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这也是欧美电视节目制作行业的惯常做法。

  (四)跨媒体资源的整合和跨产业的操作

  为了减少行业不规范带来的风险,除了电视节目制作这一主业以外,民营电视公司还应该实行跨媒体资源的整合和跨产业的多元化操作。

  一些有名的公司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比如,“光线传媒”建立了E视网娱乐网站,同时还成为宽带内容的提供商,并且正在建设中国最大的娱乐会员俱乐部。同时“光线”还在平面媒体、电影发行和电影制作等多线出击。光线传媒打造的《娱乐BigStar》已经成为国内娱乐市场上颇具影响力的报纸。

  民营电视公司的发展之路,广阔而艰辛。在中国,纯粹的商业电视台与国情不符,很难产生,但纯粹的商业电视制作机构却拥有足够的生长空间,相信他们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注释:

  ①国家广电总局44号令,即《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已于2004年11月28日正式实施。

  (作者单位:深圳广电集团)
(DVOL本文转自:中国DV传媒 http://www.dvol.cn)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手机烟台(mYantai)
 作者:黄罡   

 

  上一篇:传媒单位改制的四种模式比较
  下一篇:拷贝江苏模式 广东有线整合“曙光乍现”
      更多...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数码在线网站 DV OnLine©  鲁ICP备120163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