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曾预言,随着人类传播技术的发展,人类将进入“地球村”时代。当我们还在为麦克卢汉的“地球村”、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以及威廉·米切尔的“比特之城”而惊叹之时,另一扇信息交流的大门——“物联网”正悄然向我们打开,它开启“物与物,人与物”的交流与沟通。
“物联网”传播回顾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一概念,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具体而言,“物联网”是通过在物品上嵌入电子标签、条形码等能够存储物体信息的标识,通过无线网络的方式将即时信息发送到后台信息处理系统,而各大信息系统可互联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从而可达到对物品进行实时跟踪、监控等智能化管理的目的。换句话说,“物联网”可实现人与物之间的信息沟通。
到2005 年的时候,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 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此概念。该报告提及,“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而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对于现在信息膨胀以及快速消费的年代来说,许多信息可以瞬间同时传递至所有人,但是同样也有许多信息淹没在滚滚洪流中。
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任后,提出了“物联网”的经济振兴计划,启动投资110亿美元智能电网的研究与建设。2009年1月8日,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由于智慧地球将带动信息产业与经济发展,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全球每个角落的电网、铁路、桥梁、公路等设施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至此,全世界掀起了智慧地球研究与实践的热潮。
2009年6月,日本提出“i-Japan”计划。GE、Intel、Google、西门子等信息产业巨头也投入智能电网业务。2009年秋,北京国际通信展,中国移动正式推出关于“物联网”的家庭安防等应用。2009年下半年,温家宝总理指出“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提出了“感知中国”概念,并在江苏、上海视察时提出要重视“物联网”的发展。2010年3月,“物联网”再次引起了“两会”与全国人民的关注。由此可见,无论是奥巴马的物联网“经济促进论”、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感知中国”,日本政府提出的“i-Japan”,还是IBM的“智能化地球”,都蕴含了各国对于“物联网”传播的热切期待。
“物联网”的传播基础
“物联网”=电子标签(RFID)+ 传感器+ 互联网,这只是形象的比喻,但还不够严谨。实现“物联网”的环境和条件主要有:互联网是实现“物联网”的网络基础;无线传感器网是实现“物联网”的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是实现“物联网”的内部条件;标准化是实现“物联网”的关键;立法是保障“物联网”顺利运行的社会环境。“物联网”的六大基础技术要素包括互联网、射频识别装置、读写器、“物联网”中间件、“物联网”名称解析系统、“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催生了“物联网”,“物联网”的基础技术还包括电子数据的交换(E D I )、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射频识别技术(RFID)等关键技术。实现“物联网”传播,还要有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
“物联网”可划分为一个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的三层体系。感知层主要包括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 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以及M2M终端、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在这一层次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感知和识别物体、采集和捕获信息。
网络层首先包括各种通信网络与互联网形成的融合网络,这被普遍认为是最成熟的部分。网络层不但要具备网络运营的能力,还要提升信息运营的能力,网络层是“物联网”成为普遍服务的基础设施,有待突破的方向是向下与感知层的结合、向上与应用层的结合。应用层是将“物联网”技术与行业专业领域技术相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物联网”通过应用层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行业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应用层的关键问题在于信息的社会化共享,以及信息安全的保障。
由此可见,“物联网”传播基础是融合各种信息传播技术,突破互联网的限制,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实现“物联网”,在网络泛在的根基上,将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那么,“物联网”全新传播方式的实现,对于传统传播方式又有怎样的突破呢?
“物联网”的传播突破:智能化
国际电信联盟2005年的一份报告曾描绘“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从本质上看来,“物联网”是互联网在形式上的延伸与扩展,它传承了互联网的普遍性特征,也并非只是将传感器联接成网这样简单。“物联网”的关键不在“物”,而在“网”,实际上,早在“物联网”这个概念被正式提出之前,网络就已经将触角伸到了“物”的层面,如交通警察通过摄像头对车辆进行监控,通过雷达对行驶中的车辆进行车速的测量等。
然而,这些都是互联网范畴之内的一些具体应用。此外,还有人们在多年前就已经实现了对物的局域性联网处理,如自动化生产线等。“物联网”,实际上指的是在网络的范围之内,可以实现人对人、人对物以及物对物的互联互通,在方式上可以是点对点,也可以是点对面或面对点,它们经由互联网、通过适当的平台,可以获取相应的资讯或指令,或者是传递出相应的资讯或指令。比如通过搜索引擎来获取资讯或指令——比如当某一数字化的物体需要补充电能时,它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自己的供应商,并发出需求信号,当它收到供应商的回应时,能够从中寻找到一个优选方案来满足自我的需求,而这个供应商,既可以由人控制,也可以由物控制。
既然,无处不在的网络能够成为人类传播无所不能的工具,为什么我们不能把网络运用为物体与物体之间、人与物体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沟通的工具呢?正如中国移动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宙所言,“物联网”是赋予物体智能的传播。在网络无处不在的今天,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电子标签(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相连,从而给物体赋予智能,可以实现人与物体的沟通和对话,也可以实现物体与物体的沟通与对话。IBM大中华区首席代表佘端志也强调整个“智慧地球”的重要元素之一就是要引入计算和数字分析处理,达到智能化。
由此可见,“物联网”的传播突破,远远不止是对物实现连接和操控。“物联网”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扩张,重新生产了网络的意义,而且还实现人与物之间的相融与互动,甚至是交流与对话。从数字化、网络化到现在的智能化,“物联网”是信息传播技术演化的新进展。
“物联网”的传播断想:物体即讯息
以往,传播学界还对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观点而感到百思不解,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传播技术的进步,媒介延伸程度的加深,“媒介即信息”已然得到许多人的认同。“物联网”的传播,使得物体都能赋予“内容”,并在不断进行人与物交流、物与物交流中生产“内容”。我们不难发现,相对麦氏的“媒介即讯息”,“物联网”这种新型传播形态在传播意义上有更大的突破。在“物联网”的传播中,正如物体本身的物理属性,信息是固有的、弥散的、非集中化的,但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电子标签(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相连,物体将循环地进行讯息的“生产”与“再生产”,更大程度上消除了对于媒介性质的认识,甚至可以认为“物体即媒介”。“物联网”传播中的物体的“内容生产”却是人类感兴趣的,获得了物体的“内容”,人类将有更广的触角去解读物体乃至自然,而物体的这种“内容生产”却又是依赖于“物联网”赋予的传播智能而得以实现。
如果说麦氏描绘的媒介图景是“媒介即讯息”,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物联网”传播环境下的图景是“物体即媒介,物体即信息”。这一新型传播形态将极大程度上打破物体自然属性的困扰,通过持续的“内容生产”,实现“物物相通”、“人物相融”的传播梦想。
“物联网”的传播展望与隐忧
2009年9月央视经济频道《对话》节目曾展示一套住宅与一部手机间的特殊关联,让大家大开眼界,主人即便不在家,也能对家中的情况了如指掌,如客人来了,可以通过手机为他开门,帮他打开电视,设定频道,他抽烟时,房间的排风装置自动开启;小偷破门而入,主人手机立刻收到通知,并启动家中报警装置。这一幕原本只在科幻电影场景中才出现的情节,却在“物联网”的智慧传播中上演。我们可以期待的是,不久的将来,“物联网”的运用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28.9%。我国手机网民一年增加1.2亿,手机上网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新增长点。 3G业务开展的影响,我国手机网民数量迅速增长,规模已达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手机和笔记本作为网民上网终端的使用率迅速攀升,互联网随身化、便携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商务交易类应用的快速增长,也使得中国网络应用更加丰富,经济带动价值更高。“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将非常广阔,它的发展前景将会十分广阔。未来的趋势,“物联网”逐渐会跟电信网、互联网融合在一起。现在已经有人预言“泛在的互联网”,也就是说这个网不但是人对人,而且还是机对机、人对机、机对人,形成一个泛在的、无处不在的网络环境,将会掀起网络应用的新高潮。
IBM前首席执行官郭士纳曾提出一观点认为,计算模式每隔15 年会发生一次变革,人们将它称之为“十五年周期定律”。1965 年前后,出现大型机可以作为是变革的标志;1980 年,个人计算机普及成为变革之标志;1995 年,则发生了所谓的互联网革命。那么,下一场革命,是否会由“物联网”掀起?
当然,我们看到“物联网”给人类传播带来便利的一面,也要看到,“物联网”可能带来的问题,如安全、隐私、数据保护、数据管理、资源控制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等。“物联网”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概念已热,但到大规模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诸多环节还有待加强完善。因此,在物联网“唱热”的喧嚣中,更需要的是理性、踏实的研究与建设,而不是“炒作”。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课题,项目编号200906576;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的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 宁波工程学院
(DVOL本文转自:中国DV传媒 http://www.dv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