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指社会上就业设置的学校门槛,而不是所谓一本二本。
这些门槛主要就是三个,985、211、双一流(客观介绍社会现状,无关本人观点)。985、211是一个确定的名单,分别涉及39所高校(985)和116所高校(211),二者是包含关系,即985均是211。
2019年,教育部官网发布声明,正式将双一流建设替代985和211工程,但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用人评价标准中,还在广泛使用着985和211的尺子。今年强基计划扩展至39所高校,实际上就是按985的尺子增加了3所高校。
2017年正式推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共涉及140所高校(其中“双黄蛋”均按两个学校计算),大家可能不熟悉。简单讲,就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简单可以类比为过去的985,事实上就是原来的985加上3所新入围高校构成的,这三所分别是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
而一流学科高校等于原211高校加25所高校构成,这25所高校主要是由学科特色特别突出的高校构成,综合性的大学其实只有宁波大学与河南大学。双一流的引导目的很明确,希望高校不再大而全,而是突出特色。
根据原来的规划,双一流名单实施动态调整,有进有出,也就是说,有可能你进入的时候学校是双一流,但毕业时却不是了。有什么办法?努力考更高的分数就是,排名靠前的双一流大学永远是最保险的。
去年,最新一期,即第二期双一流高校名单公布,规则变化比较大,不再按原来的学校与学科两个层次去区分,更强调了学科,而没有再提一流高校的说法。此次新一轮名单,增加了7所高校,比如山西大学、南方科大等。虽然没有做减法,但对15所学校的相关学科挂了警示黄牌,这个变化值得大家关注,下一轮这15所高校中部分被摘牌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对于一般双非普通学校,如何选择判断?
第一就是看历史。教育是讲积淀的,现在的2000多所高校中,大概65%是大扩招的产物,历史才20年左右;本科高校中,60%以上的高校本科历史也不足20年,因此,可以从这个角度做一个判断。
还有就是学校过去的隶属关系,部委学校。90年代末因为高校管理调整,大量部属高校或转交教育部,或下放地方政府,那些转入教育部的基本发展都比较顺利,下放地方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因为种种原因逐渐没落。这类学校其实都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学风校风总体都不错,值得选择。
第二,就是看推免资格。目前有推免资格的高校大约是366所,远远高于双一流、985、211的数量。之所以给这些学校推免资格,都应该是经过专家客观评价的,多数是值得信任的,至少,想读研时,这些高校有机会参与推免,会省很多事。
第三,应该高度重视一批中外合办学校与特殊办学机制高校。这些学校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中外合作办学性质的,比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上海纽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
还有一类是近年以新的体制举办的学校,如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以及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等。
这些学校可能历史并不长,但因为不同的体制、强大的资金投入、优秀的举办者,让这些学校迅速发展,值得考虑。
最后再强调一下,我说学校优先的前提,是这个学校值得你放弃专业。对于大部分只能选择普通高校或者高职高专的同学,还是以专业优先。
地域,或者说读书的城市选择很重要。到西部上一个985、211,还是到北京上海上一个普通学校?
到哪里读书的问题,我认为在很多时候比学校和专业都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摆在优先位置,可以考虑放弃专业与学校。
中国目前东西部差距硬件上在缩小,但城乡差距还比较大,这不仅仅是硬件差距问题,主要还是意识文化等软环境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发展机会的问题。
1、原则上讲,我们最好选择到东部,到大城市去读书
首先是见世面的问题。试想,我们从一个小乡村到了省会城市,到了北京上海,对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判断看法都会改变,对自己的认知、发展定位也会随之变化。从这个角度讲,我们非常有必要见见世面。甚至可以说,见多大世面,做多大事情。
第二是发展机会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往往有就近原则,因此一个城市的就业前景,需求是否旺盛都是很重要的。在东部,在大城市,不仅发展机会多,而且竞争比较规范,公平公正,受人情关系干扰较少,这是一些落后地方比较欠缺的。
第三是教育质量的不同。一般来说,就同一层次的高校而言,发达地区的教育质量也会高出一截。比如上海的高校,明显比其他地区的高校质量要高,这是和上海的整体社会发展水平直接相关的。
2、不同的人生发展定位,有不同的城市选择策略
当然,对于这个问题,只是一个原则意见,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与发展定位,做出自己恰当的选择,并非所有孩子都应该、都需要去发达地区。
比如,如果我有一个儿子,从小在北京长大,我又对他有较高的发展期望,那么对于他来说,排在第一位就不再是见世面,而是离开北京历练。如果他的分数可以上兰州大学或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但到了东部只能上个普通211,或者更差的学校,我会毫不犹豫地把他送到西部著名大学读书。不仅仅因为这些学校本来就非常好,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至少先解决了一个学校门槛问题,更因为他需要到西部去历练、淬炼,才能让他走得更远。
但如果我有的是一个女儿,我只希望她有一个安稳的人生,那么我可能会选择送她去长三角读一个普通学校;但如果我对女儿的定位是成为一个有伟大成就的人,那我可能会坚定送她去西部著名大学读书,道理同上。
当然,如果我的孩子来自西部的小山村小县城,我可能优先考虑送孩子去大城市,去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读书,目的是开阔眼界,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
但是,如果我给孩子定位的是走体制内,我可能坚定在西部选一所985、211,首先解决进入体制内的身份门槛问题,比如选调生资格。
以上都是站在小老百姓角度谈的,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考虑,核心在于你想要什么。从这个角度,我更欣赏和支持那些胸怀大我,积极参与到西部落后地区建设的优秀毕业生们,他们一样能在国家的发展中找到自己的机会,最后实现更伟大的事业。
3、具体的城市选择策略建议
在具体的城市选择上,北京、上海毫无疑问是第一层次的,东部、南部省会以及厦门、青岛、苏州、宁波等都是值得我们重点考虑的。
一些大区中心城市也值得特别考虑,如华中的武汉,西北的西安,西南的成都、重庆等。这些大区中心城市因为历史原因,高校云集,也往往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镇,会给我们带来全方位的收益。尤其是重庆、成都等新一线城市。
除了这些城市,有一个城市我特别推荐,就是深圳。2018年起,哈工大深圳校区录取分数超过校本部,主要原因还是深圳的发展机会,是深圳胜出了哈尔滨,并不是哈工大深圳校区质量全面胜出。推荐深圳,更重要的是发展机会多。和北京、上海相比,深圳未来发展空间与想象空间更大,腾讯、华为、大疆等高科技企业在深圳密集崛起是有原因的。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没有哪个城市比深圳更包容了。这座城市因为历史的原因,99%的深圳人都是外地人,也更年轻化。这种包容文化将给更多有志青年提供更大发展机会。
事实上,最新一轮双一流名单里,广东高校成为最大赢家,入围数量增长明显。近期,伴随大湾区建设,一批新的高校也纷纷设立,选择范围更广泛了,未来更值得期待。
志愿填报中的四个重要提醒
在所有的填报环节,我想特别提醒四件事情。
1、这是生涯规划,不是菜市场买菜,没有原则地追求分数最大化是最愚蠢的填报
不要没有原则地追求分数价值最大化。大量家长和学生普遍犯的错误就是追求分数价值的最大化,总想用600的分数上所谓605分的学校或者专业,如果上了598的学校,就觉得自己吃亏了。
报志愿不是去菜市场买白菜,而是生涯规划,是人生的路径选择。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它是不是我想要的,是不是我人生的发展方向,否则再高明的算计都是吃亏,南辕北辙。遗憾的是,在志愿填报时,无论从业者还是家长、考生,都不由自主地卷入其中,都在盲目追求着分数的最大化,追求面子的最大化,忘记了自己的目的。
2、与孩子发生冲突时,尊重孩子的选择
报志愿时,父母需要积极引导、参与,但当和孩子发生严重冲突时,即便觉得孩子是错的,也请尊重孩子的意见,避免社会归因现象出现。
未来一旦孩子学习发展不顺,很容易出现归因的现象,即怪罪别人,动辄抱怨“都是因为你当初非要让我读XX专业,都怪你当初非让我读XX大学”。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内心是放弃的,这对于家长与孩子都是一场难以挽回的噩梦。
对于孩子暂时的“错误”选择,我们不必惊慌。成长就是一个跟头接着一个跟头,这是他成长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当他意识到问题时,他会积极主动地找解决办法,而不是抱怨你,这才能实现真正的独立。
3、这是孩子的人生规划,不宜只是简单把规划委托给别人
术业有专攻,我们可以请教专业人士,但最后务必让孩子深度参与。在搞清楚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情况与需要,做出适合的选择。如果只是简单出一笔钱,委托别人做出一个方案,这实际是不负责任的。孩子自己的人生,怎么可以简单交给别人去处理?
很多孩子读书10余年,其实很少有时间认真思考人生的发展。未来想干什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次难得的成长与教育机会,家长可以请专家、老师、优秀的学长学姐,和孩子一起探讨。
虽然说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规划出来的,但对人生发展的思考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绝不要把这次难得的成长机会简单扔给别人。
4、不宜过度放大孩子兴趣的决定性,兴趣往往是不靠谱的
在志愿填报时,我们经常喜欢强调孩子的兴趣爱好,我想特别提醒,我们需要重视孩子的兴趣爱好,但不宜过度放大。
兴趣往往是不靠谱的东西,现实与市场需求是不关注兴趣的。
前面已经讲过,孩子的兴趣是多变的,把一个重大人生决策建立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基础之上,显然是存在问题的。还有一个原因,兴趣往往是偷懒的合理借口,很多孩子不变的一个兴趣就是玩游戏,我们是否支持、尊重?
因此,我们尊重孩子兴趣爱好,但不宜过度强调甚至依赖孩子的兴趣,需要理性引导,然后再说尊重。假如孩子说喜欢某个专业,至少要找到懂这个专业的人,让孩子详细了解一下是不是真跟他想的一样。事实上,很多孩子对某个专业的认识,仅仅局限于专业的名字。在幻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喜欢,往往是空中楼阁。
作者为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长期从事教育治理,教育+互联网研究。
(DVOL本文转自:中国DV传媒 http://www.dv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