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 Candidate Test for Master of Engineering,简称"GCT-ME"。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和外语运用能力测试。
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旨在以语文为工具,测试考生的知识积累与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考生对字、词、句、篇的阅读与理解,考察其掌握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的程度,以及运用语言工具表达知识的能力。
数学基础能力测试,旨在考察考生所具有的数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思想方法,考察考生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测试,旨在考察考生掌握和运用逻辑分析方法的能力。运用给出的信息和已掌握的综合知识,通过理解、分析、综合、判断、归纳等过程,引出概念、寻求规律,对事物间关系或事件的走向趋势作出合理判断与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外语运用能力测试,旨在考察考生所具备的实际外语水平、外语阅读能力和运用外语的能力。通过外语词汇量、语法、阅读、理解、日常口语等内容的测试,了解考生使用外语的综合能力。此处仅给出英语运用能力测试介绍及模拟题,其他语种如日语、俄语和德语,拟参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2年颁布的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考试大纲另行命题。
"GCT-ME"试题知识面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门类。通过给出的试题,重点考核考生综合能力水平和反应速度。
"GCT-ME"试题均采用客观选择题,含阅读理解、分析判断、正误辩识、情景分析、数理解题、逻辑推理等。答题形式为选择、填空等。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要求从四个给定答案中选择一项正确答案填入题目所列空缺处,使试题内容完整。考生须从每道试题所列的A、B、C、D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所选答案均为A或B、C、D的答卷,一律视为废卷。
"GCT-ME"试卷满分400分,共四部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每部分为45分钟。"GCT-ME"为全国统一组织的考试,其成绩有效期暂定为两年。
"GCT-ME"成绩为各个高等学校在进行工程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时提供一个依据,不规定全国统一的"GCT-ME"合格分数线。各高等学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报考本校考生应达到的"GCT-ME"考试成绩合格标准,并对合乎标准的考生进行综合测试,综合测试可以是笔试、口试等各种形式,学校根据综合测试的结果决定是否录取。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取得办法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分二个阶段:
1、课程学习阶段:学习完规定的课程可获得工程硕士学位研修班结业证书。
2、学位考试阶段:
(1)考试科目:数学、外语、专业基础课、专业综合课,其中数学、外语为全国联考,专业基础课、专业综合课考试由学校组织命题。
(2)其中联考科目的主要内容:外语(英、日、俄、德)和数学笔试3小时。英语考试要求接近英语四级水平,考试的主要内容:基础语法;词汇(构词法、同义词、近义词重点复习、常用词组及搭配);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翻译(短文/段落画线部分翻译,短文/段落全文翻译,材料包括:国际时事政治、工程与科技、计算机网络、人文社会与环境知识、健康与风土人情)。
数学考试的主要内容:高等数学部分:函数\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多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部分: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
(3)考试方式、考试时间及考务安排:硕士学位考试分全国联考和培养单位自行组织考试两段进行。
(A)全国联考的科目--数学和外语考试将于每年10月中旬举行,其命题、考务及阅卷工作由国务院学位办及各省市学位办组织实施。
(B)培养单位自行组织考试的科目、时间及考务安排由各高校招生院系组织实施。
3、录取:根据当年国家相关文件政策及考生考试成绩,择优录取。
4、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论文形式:(1)工程设计;(2)研究论文。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5、学位授予: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DVOL本文转自:中国DV传媒 http://www.dv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