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DV动态 | 数码产品 | 视频采编 | 网站建设 |
【收藏DV】
  最近3月排行
·《等待大的》大的要来了,我先润了
·曼德拉效应
·备忘:无人机相关知识
·数字经济产业五大类
域名抢注,也是一种经济?
2005/10/31 17:48:16
 

  从珠穆朗玛高度重定,到“神舟六号”一飞冲天,国家科技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转眼间却让一些与此不沾边的人实现了发财梦想。据媒体报道,“8844”、“8844443”、“shen6”以至“神六”宇航员姓名构成的域名已经被抢注一空,随即在网上以数万、数十万元的高价拍卖。此情此景,折射出国内域名交易市场目前的火爆程度。

  ●“玉米虫”抢食互联网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年8月发布的一项统计数据,我国.CN域名注册量已经达到了72万个,首次超过日本(域名数为63万),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顶级域名。凭借这一数量,中国也已成为全球国家与地区顶级域名(ccTLD)的十强之一。

  国内域名注册数量的暴涨,与一个特殊的域名投资者群体有关,他们就是所谓的“玉米虫”。

  在互联网上,域名大致相当于一种标明地址住所的门牌号。可以说自打互联网诞生的那天起,域名也就随之出现了。既然是“门牌号”,就不能够重复和错乱,因此域名作为一种资源而言必然是有限的,并且要由专业机构进行管理。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域名资源既是有限的,就必然可以用来买卖,“玉米虫”角色由此而产生。我们知道,互联网产生自美国,因此最早的域名管理机构也出现在美国。得产业先行之利,美国人在其他国家认识互联网之前,就已经将.com、.net、.org等顶级域名资源大量占为己有。大致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美国企业和个人就在全球高价炒卖域名,他们是世界上最早的“玉米虫”。

  ●“抢经济”性质难确定

  对“玉米虫”来说,域名交易的风险性不是一点没有,但风险系数一般不是很高,这是导致域名交易日渐兴旺的一个重要原因。简单说来,“玉米虫”保有一个域名所需费用,一年不过人民币数百元,而其一旦交易成功,获取的回报却可能是数十万、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在此,Google域名是一个代表性的例子,然而受资源分配不均的影响,中国“玉米虫”还是不能与美国“玉米虫”相比。据报道,目前全美国有数以百万计的域名等待出售,平均价格1.4万美元以上。而在已成交的国际顶级域名中,价格最高的一个竟然达到750万美元。

  抢注及买卖域名,究竟是一种正当的投资行为,还是巧取豪夺的投机?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来认识。其一,如果仅仅是涉及简短、易记却无特定含义的域名(如“123”、“321”、“abcd”之类),则应当认为是一种正当投资;而如果是有意针对特定名称(如一些著名企业的厂名及商标)的抢注,那就显然是出于投机的目的。其二,由于法律建设上的滞后,以及各国对域名买卖的见解不同,实际很难对域名投机行为作出明确的界定,由此也就无法采取法律手段予以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域名抢注之风的盛行。

  举例来说,几年前引起广泛关注的“宜家(IKEA)”CN域名官司,最终是以抢注者败诉并向宜家公司无偿交还域名而告结束。而就在几个月之前,Google公司却是花费上百万美元从同一个抢注者手中买回了域名。客观地说,Google这样做似乎是为了尽快拿到域名使用权,避免被旷日持久的诉讼程序所拖累,但其实也是由于对能否打赢官司心中没底所致。

  ●不违法就只管抢?

  域名这种东西犹如埋藏在地下的宝藏,谁先发现就归谁占有,别人想要就得拿钱来买(或者赎)。如果纯粹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考虑,这似乎是完全合情合理的。然而在这种表象的背后,却隐藏着一定的危险。

  首先,当今世界无论哪种社会经济形态,都是鼓励投资而不鼓励投机,支持公平竞争而反对垄断与掠夺。原因在于,前者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后者却是在浪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经济发展。高达70%的域名资源闲置,每年仅投入在这上面的管理费就高达数亿元,资金投放近乎无效,显然不能说是一种理想状态。

  其次,恶意抢注有可能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对经济发展不利。被抢注的企业如果不想出高价赎买(或者打官司讨回)域名,就只好任由自己的名誉和利益受到侵害。

  仅此两点,似乎足以说明抢注之风不可涨,国家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予以治理。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政策法律除非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否则在区分“是否恶意抢注”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大困难。这是域名管理所面临的一个根本性的难题。

  从另一个角度讲,对于海量的域名资源,显然不能全靠国家政府来予以保护,实际也保护不过来。因此上,域名被本国企业和个人所拥有,客观上也可以说是对国家资源的一种变相保护,只要他们能够遵循合理的交易规则,则不妨任由其继续存在下去。

  《市场报》 (2005年10月31日 第六版)



来源:人民网-《市场报》
(DVOL本文转自:中国DV传媒 http://www.dvol.cn)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手机烟台(mYantai)
 作者:清晨   

 

  上一篇:搜搜客上线 冲击个人分类广告市场
  下一篇:如何阻止缓存投毒攻击
      更多...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数码在线网站 DV OnLine©  鲁ICP备120163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