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手机看小说,这种新的阅读方式会呈风靡之势吗?从网络小说延伸到由“拇指文化”发展而来的手机小说,快捷的现代通讯工具将双手“杀”到了我们的文化领域。
昨天下午,《申江服务导报》与手机增值服务厂商阿尔玛公司举行了手机短信小说《城内》的新闻发布会,国内第一个手机小说作家千夫长的这部小说总共4200字,买断金额为18万元。
●一个字43元身价非凡
在创出“手机小说”的概念之前,千夫长不能算是一个有影响的作家,他只是广东文学院一名签约作家。而《城内》和他之前的《城外》的问世,却一下子使他成为红遍中国的“文人”。
“我喜欢短信,因为它篇幅袖珍,寥寥数语就可以简洁地表达出我的想法,不用像平常生活中那么嗦。”千夫长很爽快地表明了自己是个短信爱好者。他上网、见面、打电话……这些联络方式,都是用短信代替。
《城内》是一部家庭婚姻问题小说,它所涉及的内容正是这个信息时代,都市人群中最寻常却又最隐秘的家庭情感问题。它身为《城外》的“前传”,呈现了一幅围城内的婚姻景观;它讲述的是一段受道德和法律保护,合理却不合情的婚姻。
简约文字,格言句式,诙谐对话,情节细致感人,故事紧张生动,一场婚姻形态的真相扫描,仍是短信建构长篇气质。千夫长耗时一年,完成从构思、创作、修改到定稿的过程。千夫长说,写手机小说在技术上存在一些难度,由于每条短信限70字,包括标点在内,“一些人物名字特别占地方,后来我干脆用他、她代替,可写到后面,我自己都糊涂了。最后直接改成用‘我’来写。这么一个问题,就足以让我伤透脑筋。”
●18元读部小说是否值得
手机小说特有的载体及付费阅读方式,决定了它一出世就和网站、运营商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商业气息较浓。从创作到阅读到评价标准,都不同于传统小说,也不同于可免费下载阅读的网络文学。一些评论家认为,现代人们理解的“文学”概念比以前泛化,对手机小说的评价不必用传统文学的标准去衡量。
据介绍,这部共4200字的《城内》,被分割成60条短信“出版发行”,全国的手机用户可以通过短信订阅的方式,在一个月内阅读完这部小说。而一本书的价格,就是这一个月的订阅费:18元,一本世界名著的价格与之相仿。
记者在三联生活书店随机采访时,一些读者认为,以每屏显示几行的速度,来阅读几千字的电子书,视觉上感到很大的不便。这部被称为“文学的零食”的作品是否能够真的叫好又挣钱,还等待着中国所有手机族的检验。 作者:□晚报记者 谢正宜报道
来源:《新闻晚报》
(DVOL本文转自:中国DV传媒 http://www.dv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