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东,中国博客网的创始人兼CEO。浙江义乌人,1996年开始从事IT研究、咨询和评论,出版过《IT史记》、《博客》、《起来——挑战微软霸权》等20部IT专著。他文笔张扬,所受争议也不少,是目前中国最活跃的信息产业评论家之一。
近段时间来中国的IT界可谓新闻不断,中国网络的第二次浪潮已经显形。在这个过程当中,博客作为活跃在网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备受关注,“全民博客”甚至成为最近一期《三联生活周刊》的焦点话题。作为中国博客网的创始人兼CEO,方兴东是最早将博客概念引入中国的人。
从评论家到CEO
在几年前的中国网络浪潮中,他的身份更多是一名观察者和评论员。现在,他已经准备挽起袖子大干一场。
杨澜(以下简称“杨”):你好,方先生,感谢你接受我们的访问。这种角色的转变有没有带来某种不适应?
方兴东(以下简称“方”):我自己感觉挺自然的。当然,前两天见到丁磊,他一见我就说:哎,你现在也当CEO了吧?想当年,你老是指点他们,老是批评他们。现在你也知道CEO这个滋味了?确实,我觉得就是说,肯定会有一些变化。
杨:最大变化是什么?
方:最大变化就是……
杨:不随便骂人了?
方:对,以前一个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现在你首先要考虑到投资啊,员工啊,合作伙伴啊。
杨:在所谓第一次中国网络浪潮时,你发出过很多评论。当时你有没有预见到那次泡沫的破灭?
方:降到那样的程度,我肯定是会感到意外的,但是我觉得潮流本身是比较正常的,下跌是整个资本市场的问题,不是互联网的问题。当时整个股市都在下跌,包括电信股,实际上它的股民的损失远远高于互联网的股民。但是因为互联网是股市里最活跃的,所以大家都把股市下跌归罪给互联网。这肯定不是我能把握的。
杨:但是当时你没有清醒地指出这些网络,特别是一大批门户网站的营运能力吗?
方:因为当时(1999年),中国网民大概也就100万左右,所以我觉得网络在中国确实只是一个概念。现在完全不一样了。你可以看出来,这次比如说像盛大、腾讯、百度这几个公司,基本上是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后,在网络最低潮的时候起来的,所以互联网产业本身的活力并没有因为泡沫破灭而损坏。互联网本身这十年来一直在很健康地向前发展,而资本市场的涨涨跌跌,咱们肯定是把握不了的。
杨:我听出来了,你是死不悔改的那种人。那么,当那个泡沫破灭的时候,你在干什么?
方:泡沫破灭的时候,我主要在做互联网实验室,做互联网的研究和咨询。实验室是1999年互联网浪潮最高涨的时候创办的,高的时候曾经到七八十个人,接下来就是从七八十个人降到五六十个人,降到四五十个人,再降到三四十个。到2003年的时候,大概不到20个人了。
杨:据说你曾经一天打了200多个电话。有这事吗?
方:对。到了2000年底的时候,我们投资者的钱也不进来了,账上没有钱了,我们开会讨论以后,说还是关掉最好。我当天一个下午打了从国内的、新加坡的、韩国的无数个电话。最后谈下来两个项目,成功率大概是1-2%。
杨:也不错了。
方:对。我觉得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知道了创业是什么滋味。
杨:说来听听。
方: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在最高潮的时候,每个人都很有才华,很多人都干劲十足,你看不出大家的差异。一旦到泡沫破灭,真正的成功者才显露出来。就是说,自己的身段一定要放下来,先活下来。包括第一批的张朝阳他们,到这一批的李彦宏、陈天桥,都是这样。我觉得作为一个成功者,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坚持。只有坚持这个词能使这个人和别人区分开来。
博客从叫板微软开始
显然,方兴东也在坚守下来的这一拨生存者当中。如果说IT评论是他的旗帜,那么博客网站就是他的阵地。所谓博客,也被称为“网络日志”,是一种类似于个人主页的互联网传播方式。方兴东是“博客”概念在中国的主要推动者,而这一切又起因于2002年,他向互联网巨头——微软的一次“叫板”。
方:我为什么要做博客呢?一开始我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当时我在新浪、搜狐发了一篇文章,叫《向微软投降》。是一篇讽刺性的文章。
杨:反讽,对吗?
方:对。结果就是,大概过了两个小时以后,这篇文章就消失了,因为当时是互联网最低潮的时候,网站都需要盈利,而微软是一个很重要的广告客户,所以微软一提出来以广告作为条件的话,网站就把我的文章拿掉了。那个时候我就想,实在不行,我自己做一个网站,起码我的文章不会被别人拿掉。这个时候,我一个朋友给我介绍博客。当天白天,我看博客的时候,觉得太土了,就是说,很简单。那个晚上我没有睡觉,我把国内、国外各种跟博客相关的报导看了一下,一下子茅塞顿开。当时我正好在写博士论文,写互联网的未来到底在哪里。我在这之前大概调研了一个多月,都是从基础的角度去考虑的,始终找不到出路在哪里,但是博客让我豁然开朗。原来各网站都是提供信息和各种服务让网民来用,下一步应该是让网民怎么样参与到里面来,让每个网民在网络里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我觉得这才是互联网的未来。
杨:中国最早的200个博客是你自己靠嘴皮子拉来的是吗?
方:对。因为我觉得博客这东西容易被误解:每个网民都可以在网上写东西,那不就天下大乱了吗?所以概念的启蒙是很重要的。所以我把给自己认识的、名气比较大的人一个个打电话,说博客是怎么一回事。这些人一听:这东西是好东西。当时要让他们博客肯定是不可能的,我就说,只要你们同意,我来帮你们上传。所以我前期的网站做起来之后,就是我自己一个人每天以他们的名义发他们的文章。我记得第一天大概有十来个人看我的网站,到第二天以后,发现变成了二十多个人。我每天看到这个数字不断增长,大概半年以后,基本上每天有几千人看了,而且圈子里大家也都比较认同了。这样,就慢慢起动起来。
杨:为什么不能用BBS、贴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一定要做博客?
方:如果从表达意见这一点来说,博客跟BBS和贴吧是一样的,它们最大的不同是,博客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就是说,BBS相当于生产队,是集体劳动,围绕一个话题,大家都可以讨论,博客是包产到户,大家各人种各人的地。从生产队到包产到户,虽然地是一样的,但是生产力的组织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DVOL本文转自:中国DV传媒 http://www.dvol.cn)